Print Page Options
Previous Prev Day Next DayNext

Book of Common Prayer

Daily Old and New Testament readings based on the Book of Common Prayer.
Duration: 861 days
Chinese New Version (Traditional) (CNVT)
Version
诗篇 66-67

頌讚 神的作為

詩歌一首,交給詩班長。

66 全地的居民哪!

你們應當向 神歡呼(本節在《馬索拉文本》包括細字標題)。

你們要歌頌他名的榮耀,

把榮耀和讚美都歸給他。

要對 神說:“你的作為多麼可畏!

因你偉大的能力,你的仇敵必向你假意歸順。

全地的居民都必敬拜你,

向你歌頌,

歌頌你的名。”(細拉)

你們來看 神的作為,

他向世人所作的事是可畏懼的。

他把海變為乾地,

眾人就步行過河,

我們要在那裡因他歡喜。

他以自己的權能永遠統管萬有,

他的眼睛鑒察萬國,

悖逆的人不可自高。(細拉)

萬民哪!你們要稱頌我們的 神,

宣揚讚美他的聲音。

他保全我們的性命,

不使我們的腳動搖。

10  神啊!你試煉了我們,

熬煉了我們,如同熬煉銀子一般。

11 你使我們進入網羅,

把重擔放在我們的背上。

12 你使人駕車軋我們的頭,

我們經過水火,

你卻把我們領到豐盛之地。

13 我要帶著燔祭進你的殿,

我要向你還我的願,

14 就是在急難的時候,

我嘴唇所許的,我口裡所說的。

15 我要把肥美的牲畜作燔祭,

連同公綿羊的馨香祭獻給你,

我並且要把公牛和公山羊獻上。(細拉)

16 所有敬畏 神的人哪!

你們都要來聽,

我要述說他為我所行的事。

17 我曾用口向他呼求,

我曾用舌頭頌讚他。

18 如果我心裡偏向罪孽,

主必不聽;

19  神卻垂聽了,

他留心聽了我禱告的聲音。

20  神是應當稱頌的,

他沒有拒絕我的禱告,

也沒有使他的慈愛離開我。

祈願萬民稱謝 神

詩歌一首,交給詩班長,用絲弦的樂器伴奏。

67 願 神恩待我們,賜福給我們,

願他用臉光照我們,(細拉)

好使全地得知你的道路,

萬國得知你的救恩。

 神啊!願眾民都稱謝你,

願萬民都稱謝你。

願萬族都快樂歡呼,

因為你按正直統管眾民,

並引導地上的萬族。(細拉)

 神啊!願眾民都稱謝你,

願萬民都稱謝你。

地生出土產;

 神,就是我們的 神,要賜福給我們。

 神要賜福給我們,

全地都要敬畏他。

诗篇 19

稱頌 神的創造與律法

大衛的詩,交給詩班長。

19 諸天述說 神的榮耀,

穹蒼傳揚他的作為。

天天發出言語,

夜夜傳出知識。

沒有話語,沒有言詞,

人也聽不到它們的聲音。

它們的聲音(按照《馬索拉文本》,“聲音”作“準繩”,現參照《七十士譯本》等古譯本翻譯)傳遍全地,

它們的言語傳到地極,

 神在它們中間為太陽安設帳幕。

太陽如同新郎出洞房,

又像勇士歡歡喜喜地跑路。

它從天的這邊出來,

繞行到天的那邊;

沒有甚麼可以隱藏,得不到它的溫暖。

耶和華的律法是完全的,能使人心甦醒;

耶和華的法度是堅定的,能使愚人有智慧。

耶和華的訓詞是正直的,能使人心快樂;

耶和華的命令是清潔的,能使人的眼睛明亮。

耶和華的話語(“耶和華的話語”原文作“耶和華的敬畏”)是潔淨的,能堅立到永遠;

耶和華的典章是真實的,完全公義;

10 都比金子寶貴,比大量的精金更寶貴;

比蜜甘甜,比蜂房滴下來的蜜更甘甜;

11 並且你的僕人也藉著這些得到警戒,

謹守這些就得著大賞賜。

12 誰能知道自己的錯誤呢?

求你赦免我隱而未現的過失。

13 求你攔阻你僕人,不犯任意妄為的罪,

不許它們轄制我;

我才可以完全,不犯大過。

14 耶和華我的磐石、我的救贖主啊!

願我口中的言語、心裡的意念,

都在你面前蒙悅納。

诗篇 46

 神同在是最好的保障

可拉子孫的歌,交給詩班長,用女高調。

46  神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的力量,

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都可得到的幫助。

因此,地雖然震動,

群山雖然崩塌入海洋的深處,

我們也不害怕。

雖然海浪翻騰澎湃,

雖然山嶽因波濤洶湧搖動,

我們也不害怕。(細拉)

有一條河,它眾多的支流使 神的城充滿快樂;

這城就是至高者居住的聖所。

 神在城中,城必不動搖;

天一亮, 神必幫助它。

列邦喧嚷,萬國動搖;

 神一發聲,地就融化。

萬軍之耶和華與我們同在;

雅各的 神是我們的保障。(細拉)

你們都來,看耶和華的作為,

看他怎樣使地荒涼。

他使戰爭止息,直到地極;

他把弓折毀,把矛砍斷,

把戰車用火焚燒。

10 你們要住手,要知道我是 神;

我要在列國中被尊崇,我要在全地上被尊崇。

11 萬軍之耶和華與我們同在;

雅各的 神是我們的保障。(細拉)

歌頌 神是全地的王

可拉子孫的詩,交給詩班長。

耶利米书 14:1-9

預言旱災

14 耶和華的話臨到耶利米,是關於旱災的事:

“猶大悲哀,

她的城鎮(“城鎮”原文作“城門”)衰落,

人人都坐在地上悲傷痛哭;

耶路撒冷的哀聲上達於天。

他們的顯貴差派童僕去打水;

童僕來到池邊,卻找不到水,

就拿著空的器皿回來;

他們失望難過,蒙著自己的頭。

土地乾裂,

因為地上沒有雨水;

農夫失望,

都蒙著自己的頭。

甚至母鹿在田野生產了小鹿,也得把牠丟棄,

因為沒有青草。

野驢站在光禿的高岡上,

像野狗喘著氣;

牠們雙目發呆,

因為沒有青草。”

“耶和華啊!即使我們的罪孽指證我們,

還求你因你名的緣故施行拯救。

我們實在多次背道,

得罪了你。

以色列的盼望啊!

以色列遭難時的拯救者啊!

你為甚麼在本地像一個寄居的人,

又像個只住宿一夜的旅客呢?

你為甚麼像個受驚的人,

又像個不能拯救人的勇士呢?

耶和華啊!你是在我們中間,

我們是稱為你名下的人,

求你不要離棄我們。”

耶利米书 14:17-22

耶利米為人民哀痛

17 “你要對他們說這話:

‘願我的眼淚直流,

日夜不停;

因為我的同胞(“同胞”原文作“人民的處女”)遭受極大的毀滅,

受到很嚴重的打擊。

18 如果我出到田間,

就看見那些被刀劍所殺的人;

如果我走進城裡,

就看見因饑荒而來的各種疾病。

連先知和祭司

也流亡到他們素不認識的地方。’”

19 你真的棄絕猶大嗎?

你真的討厭錫安嗎?

你為甚麼擊打我們,使我們無法醫治呢?

我們期待平安,卻得不到好處;

期待得醫治的時候,不料,只有驚慌。

20 耶和華啊!我們承認我們的罪惡,

和我們列祖的罪孽;

我們實在得罪了你。

21 求你為你名的緣故,不要厭棄我們!

不要叫你榮耀的寶座蒙羞!

求你記念你和我們所立的約,不要廢除!

22 列國虛無的偶像中,有可以降雨的嗎?

天能自降甘霖嗎?

耶和華我們的 神啊!能夠這樣作的,不是只有你嗎?

所以我們仰望你,

因為這一切都是你所作的。

加拉太书 4:21-5:1

兩個婦人的寓意

21 你們這願意在律法之下的人哪!請告訴我,你們沒有聽過律法嗎? 22 經上記著說,亞伯拉罕有兩個兒子,一個出於婢女,一個出於自由的婦人。 23 但那出於婢女的,是按著肉體生的;那出於自由的婦人的,是憑著應許生的。 24 這都是寓意的說法:那兩個婦人就是兩個約,一個是出於西奈山,生子作奴僕,這是夏甲。 25 這夏甲是指著阿拉伯的西奈山,相當於現在的耶路撒冷,她和她的兒女都是作奴僕的。 26 那在上面的耶路撒冷是自由的,她是我們的母親, 27 因為經上記著說:

“不能生育、沒有生養的啊,你要歡欣!

沒有受過生產痛苦的啊,你要呼喊,大聲呼叫!

因為棄婦比有夫之婦有更多兒子。”

28 可是,弟兄們,你們是按著應許作兒女的,好像以撒一樣。 29 不過,當時那按著肉體生的,迫害那按著聖靈生的,現在也是這樣。 30 然而經上怎樣說呢?“把婢女和她的兒子趕出去,因為婢女的兒子,絕對不可以和自由的婦人的兒子一同承受產業。” 31 所以,弟兄們,我們不是婢女的兒女,而是自由的婦人的兒女了。

基督釋放了我們,為了要使我們得自由。所以你們要站立得穩,不要再被奴役的軛控制。

马可福音 8:11-21

求耶穌顯神蹟(A)

11 法利賽人出來,跟耶穌辯論;他們想試探他,求他顯個從天上來的神蹟。 12 耶穌靈裡深深地歎息,說:“這世代為甚麼總是尋求神蹟?我實在告訴你們,決不會有神蹟顯給這個世代的!” 13 於是他離開他們,又上船往對岸去了。

提防法利賽人和希律的酵(B)

14 門徒忘了帶餅,船上除了一個餅,身邊沒有別的了。 15 耶穌囑咐他們說:“你們要小心,提防法利賽人的酵和希律的酵!” 16 門徒彼此議論說:“這是因為我們沒有餅吧?” 17 耶穌知道了,就說:“為甚麼議論沒有餅這件事呢?你們還不知道,還不明白嗎?你們的心還是這麼遲鈍嗎? 18 你們有眼不能看,有耳不能聽嗎?你們不記得嗎? 19 我擘開那五個餅給五千人吃,你們收拾的零碎裝滿了幾個籃子呢?”他們說:“十二個。” 20 “那七個餅分給四千人吃,你們收拾的零碎裝滿了幾個大籃子呢?”他們說:“七個。” 21 耶穌說:“你們還不明白嗎?”

Chinese New Version (Traditional) (CNVT)

Chinese New Version (CNV). Copyright © 1976, 1992, 1999, 2001, 2005 by Worldwide Bible Soc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