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Page Options
Previous Prev Day Next DayNext

Revised Common Lectionary (Complementary)

Daily Bible readings that follow the church liturgical year, with thematically matched Old and New Testament readings.
Duration: 1245 days
Chinese New Version (Traditional) (CNVT)
Version
诗篇 92:1-4

稱頌 神的公正與慈愛

詩一首,安息日的歌。

92 稱謝耶和華,

歌頌你至高者的名;

早晨傳揚你的慈愛,

夜間傳講你的信實;

彈奏十弦的樂器和瑟,

又用琴彈出美妙的聲音,

這是多麼美的事(“這是多麼美的事”原文是在第1節;第1至第3節是一個整體)。

耶和華啊!你藉著你的作為使我歡喜,

我要因你手的工作歡呼。

诗篇 92:12-15

12 義人必像棕樹一樣繁茂,

像黎巴嫩的香柏樹一樣高聳。

13 他們栽在耶和華的殿中,

在我們 神的院子裡繁茂生長。

14 他們年老的時候仍要結果子,

經常保持茂盛青翠,

15 好顯明耶和華是正直的;

他是我的磐石,在他裡面沒有不義。

列王纪下 14:1-14

亞瑪謝作猶大王(A)

14 以色列王約哈斯的兒子約阿施在位第二年,猶大王約阿施的兒子亞瑪謝登基作王。 他登基的時候是二十五歲,在耶路撒冷作王共二十九年。他母親名叫約耶但,是從耶路撒冷來的。 他行耶和華看為正的事;只是不像他的祖先大衛,卻是照著他父親約阿施所行的一切去行。 只是邱壇還沒有廢去,人民仍在邱壇獻祭焚香。 當國家在他手中穩定以後,他就把那些擊殺他父王的臣僕殺了。

但他們的兒子沒有處死,這是按照摩西律法書上所寫,是耶和華的吩咐:“不可因兒子的罪處死父親,也不可因父親的罪處死兒子;各人要因自己的罪而死。” 他在鹽谷擊殺了一萬以東人,又攻取了西拉,然後把它的名字改稱為約帖,直到今日。

亞瑪謝向約阿施挑戰(B)

那時,亞瑪謝派使者去見耶戶的孫子、約哈斯的兒子以色列王約阿施說:“來,我們在戰場相見吧!” 以色列王約阿施派人去見猶大王亞瑪謝說:“黎巴嫩的蒺藜派人去見黎巴嫩的香柏樹說:‘請你把你的女兒給我的兒子作妻子吧!’後來有黎巴嫩的野獸經過,就把蒺藜踩倒了。 10 不錯,你打敗了以東人,你的心就高傲。你儘管自己誇耀,安坐家中就是了。為甚麼要惹禍,使你覆亡,也使猶大跟你一起覆亡呢?”

11 但是亞瑪謝不聽他的話。於是以色列王約阿施上來,和猶大王亞瑪謝在屬猶大的伯.示麥相見。 12 猶大人被以色列人擊敗,各人逃回自己的家去了。 13 以色列王約阿施在伯.示麥捉住了亞哈謝的孫子、約阿施的兒子猶大王亞瑪謝。他們來到耶路撒冷,拆毀了耶路撒冷一段城牆,從以法蓮門直到角門,共兩百公尺。 14 又掠去耶和華殿裡和王宮的寶庫裡找到的所有金子、銀子和一切器皿,還有人質,就回撒瑪利亞去了。

马可福音 4:1-20

撒種的比喻(A)

耶穌又在海邊教導人。有一大群人聚集到他那裡,因此他上船坐下來。船在海中,群眾都朝著海站在岸上。 他用比喻教訓他們許多事,在教訓中他說: “你們聽著!有一個撒種的出去撒種, 撒的時候,有的落在路旁,小鳥飛來就吃掉了。 有的落在泥土不多的石地上,因為泥土不深,很快就長起來。 但太陽一出來,就把它曬乾,又因為沒有根就枯萎了。 有的落在荊棘裡,荊棘長起來,把它擠住,它就結不出果實來。 有的落在好土裡,就生長繁茂,結出果實,有三十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一百倍的。” 耶穌又說:“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用比喻的目的(B)

10 耶穌獨自一人的時候,那些經常跟著他的人和十二門徒,來問這些比喻的意義。 11 耶穌對他們說:“ 神的國的奧祕,只給你們知道,但對於外人,一切都用比喻, 12 叫他們

‘看是看見了,卻不領悟,

聽是聽見了,卻不明白,

免得他們回轉過來,得到赦免。’”

解釋撒種的比喻(C)

13 耶穌又對他們說:“你們不明白這個比喻,怎能明白一切比喻呢? 14 撒種的人所撒的就是道。 15 那撒在路旁的,就是人聽了道,撒但立刻來,把撒在他心裡的道奪去。 16 照樣,那撒在石地上的,就是人聽了道,立刻歡歡喜喜地接受了; 17 可是他們裡面沒有根,只是暫時的;一旦為道遭遇患難,受到迫害,就立刻跌倒了。 18 那撒在荊棘裡的,是指另一些人;他們聽了道, 19 然而今世的憂慮、財富的迷惑,以及種種的慾望,接連進來,把道擠住,就結不出果實來。 20 那撒在好土裡的,就是人聽了道,接受了,並且結出果實,有三十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一百倍的。”

Chinese New Version (Traditional) (CNVT)

Chinese New Version (CNV). Copyright © 1976, 1992, 1999, 2001, 2005 by Worldwide Bible Soc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