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Page Options
Previous Prev Day Next DayNext

M’Cheyne Bible Reading Plan

The classic M'Cheyne plan--read the Old Testament, New Testament, and Psalms or Gospels every day.
Duration: 365 days
Chinese New Version (Simplified) (CNVS)
Version
士师记 5

底波拉和巴拉之歌

那一天,底波拉和亚比挪庵的儿子巴拉唱起歌来说:

“你们要称颂耶和华,

因为以色列中有勇士,

因为有人民自愿从军。

君王啊,你们要听;官长啊,你们要侧耳倾听;

至于我,我要向耶和华歌唱;

我要歌颂耶和华以色列的 神。

耶和华啊,你从西珥出发的时候,

你从以东地行走的日子,

地震天漏,

密云也滴下雨。

群山在耶和华面前震动;

这西奈山在耶和华以色列的 神面前也是这样。

在亚拿的儿子珊迦的时候,

在雅亿的日子,大道无人行走,

行路的人绕道而行。

以色列中的农村消失了,消失了,

直到我底波拉兴起,

直到我以色列的母亲兴起。

以色列人选择了新的神,

战争就临近城门;

那时四万以色列人中,

竟不见有一面盾牌、一枝长矛。

我的心倾向以色列的官长,

他们在民中甘愿牺牲自己;

你们要称颂耶和华。

10 骑白驴的,

坐锦垫的,

和路上的行人,

你们都要歌唱。

11 在打水的地方分开羊群的人发声,

在那里人必歌颂耶和华公义的作为,

就是他在以色列中的农村所行公义的作为;

那时,耶和华的子民下到城门口。

12 兴起,兴起,底波拉!

兴起,兴起,唱歌吧!

兴起,巴拉!

亚比挪庵的儿子,掳掠你的俘虏吧!

13 那时余剩的贵胄下来;

耶和华带着勇士下到我这里来。

14 他们出自以法莲,他们的根在亚玛力人之地;

有便雅悯在你的族人中跟随你,

有官长从玛吉下来;

有持着数点民数之权杖的(“数点民数”意思不明确,或译:“经学家”或“指挥官”),从西布伦出来。

15 以萨迦的领袖与底波拉在一起;

以萨迦怎样,巴拉也怎样;

他们都步行下到山谷去。

在流本的众溪旁,有心怀大志的。

16 你为甚么坐在羊圈之中,

听呼唤群畜的笛声呢?

在流本的众溪旁,有心怀大志的。

17 基列人在约旦河东边居住;

但人为甚么居留在船上呢?

亚设人在海岸坐着,

在港湾居住。

18 西布伦人是敢死的民族;

拿弗他利人在田野的高处,奋不顾身。

19 众王都来争战;

那时迦南众王争战,

在米吉多水亭的他纳争战,

却没有取得银钱。

20 众星从天上争战,

从它们的轨道与西西拉交战。

21 基顺河的急流把他们冲没,

古河的急流、基顺河的急流,

我的心哪,你要努力践踏。

22 那时马蹄沓沓,

勇士急奔飞驰。

23 耶和华的使者说:‘你们要咒诅米罗斯,

大大咒诅其中的居民;

因为他们不来帮助耶和华,

不带领勇士帮助耶和华。’

24 愿基尼人希伯的妻子雅亿,

比众妇女更有福气,

比住在帐棚的妇女更有福气。

25 西西拉求水,雅亿给了奶;

用珍贵的盘子奉上乳酪。

26 她伸手拿着帐棚的橛子,

右手拿着匠人的锤子,

击打西西拉,打破他的头,

粉碎他的头颅,贯穿他的鬓角。

27 西西拉在雅亿脚前屈身、仆倒、躺卧,

在雅亿脚前屈身、仆倒;

他在那里屈身,就在那里仆倒死亡。

28 西西拉的母亲从窗户里向外观望,

从窗棂中呼叫说:

‘他的战车为甚么迟迟不来呢?

车轮为甚么行得缓慢呢?’

29 聪明的宫女回答她;

她也自己回答说:

30 ‘莫非他们正在分战利品?

每个勇士分得一两个女子;

西西拉得了彩衣作战利品,

得了一两件绣花的彩衣作战利品,

为我的颈项,得着绣花的彩衣作战利品吗?’

31 耶和华啊,愿你所有的仇敌都这样灭亡;

愿爱他的人像太阳出现,大有能力。”

于是国中太平了四十年。

使徒行传 9

扫罗悔改归主(A)

扫罗仍向主的门徒发恐吓凶杀的话。他到大祭司那里, 要求他发公函给大马士革各会堂,如果发现奉行这道的人,准他连男带女缉拿到耶路撒冷。 他快到大马士革的时候,忽然有光从天上向他四面照射。 他仆倒在地,听见有声音对他说:“扫罗,扫罗!你为甚么迫害我?” 他说:“主啊,你是谁?”主说:“我就是你所迫害的耶稣。 起来,进城去!你应当作的事,一定有人告诉你。” 同行的人,听见声音,却看不见人,只是目瞪口呆地站在那里。 扫罗从地上爬起来,睁开眼睛,却甚么也看不见。他们牵着他的手,领他进大马士革。 他三天都不能看见甚么,不吃也不喝。

10 在大马士革,有一个门徒名叫亚拿尼亚,主在异象中对他说:“亚拿尼亚!”他说:“主啊,我在这里。” 11 主说:“起来,到那叫直街的路上去,要在犹大家里找一个大数人,名叫扫罗。你看,他正在祷告, 12 在异象中他看见一个人,名叫亚拿尼亚,进来为他按手,使他可以再看得见。” 13 但亚拿尼亚回答:“主啊,我听见许多人说起这个人,他在耶路撒冷作了许多苦害你圣徒的事; 14 并且他在这里得到祭司长的授权,要捆绑所有求告你名的人。” 15 主对他说:“你去吧!这人是我拣选的器皿,为要把我的名传给外族人、君王和以色列人。 16 我要指示他,为了我的名他必须受许多的苦。” 17 亚拿尼亚就去了,进了那家,为扫罗按手,说:“扫罗弟兄,在你来的路上向你显现的耶稣,就是主,差我来使你可以看见,又被圣灵充满。” 18 立刻有鳞状的东西,从扫罗的眼里掉下来,他就能看见了。于是起来,受了洗, 19 吃过了饭,就有气力了。

扫罗在大马士革传道

他和大马士革的门徒一同住了几天, 20 随即在各会堂传讲耶稣,说他是 神的儿子。 21 听见的人都很惊奇,说:“在耶路撒冷残害求告这名的,不是这个人吗?他来这里不是要缉拿他们交给祭司长吗?” 22 然而扫罗更加有能力,驳倒住在大马士革的犹太人,证明耶稣是基督。

扫罗逃脱犹太人的谋害

23 过了许多日子,犹太人商议要杀掉扫罗; 24 但他们的计谋给扫罗知道了。他们就在各城门日夜把守,要杀掉他。 25 于是他的门徒就趁夜用大篮子把他从城墙上缒下去。

26 扫罗到了耶路撒冷,想要接近门徒,但大家都怕他,不信他是个门徒。 27 只有巴拿巴接待他,带他去见使徒,把他怎样在路上看见主,主向他说话,和他怎样在大马士革奉耶稣的名放胆讲道,都讲了出来。 28 于是扫罗在耶路撒冷和门徒一同出入,奉主的名放胆讲道, 29 并且与讲希腊话的犹太人谈论辩驳,那些人却想下手杀他。 30 弟兄们知道了,就送他到该撒利亚,差他往大数去。

31 那时犹太、加利利、撒玛利亚各处的教会,都得到平安,被建立起来,存着敬畏主的心过生活,并且因着圣灵的激励,人数增多起来。

彼得医好以尼雅

32 彼得周游各地的时候,也到了住在吕大的圣徒那里。 33 他遇见一个人,名叫以尼雅,害了瘫痪病,在床上躺卧了八年。 34 彼得对他说:“以尼雅,耶稣基督医好你了!起来,收好你的褥子!”他就立刻起来。 35 所有住在吕大和沙仑的人,看见了他就归向主。

彼得使多加复活

36 在约帕有一个女门徒,名叫戴比莎,希腊话叫多加;她为人乐善好施。 37 那时,她因病死了;有人把她洗净了,停放在楼上。 38 吕大靠近约帕,门徒听说彼得在那边,就派两个人去求他,说:“请到我们那边去,不要耽延!” 39 彼得就动身,跟他们一同去。到了之后,他们领他上楼。所有寡妇站在彼得旁边哭,把多加和她们在一起的时候所做的内衣外衣拿给他看。 40 彼得叫大家出去之后,就跪下来祷告,然后转过身来对着尸体说:“戴比莎,起来!”她就睁开眼睛,一看见彼得,就坐了起来。 41 彼得伸手扶她起来,叫圣徒们和寡妇都进来,把多加活活地交给他们。 42 这事传遍了约帕,就有很多人信了主。 43 此后,彼得在约帕一个制皮工人西门的家里住了许多日子。

耶利米书 18

陶匠制造陶器的比喻

18 耶和华有话临到耶利米,说: “起来,下到陶匠的家里去,在那里我要使你听到我的话。” 我就下到陶匠的家里去,见他正在转盘旁工作。 陶匠用他手中的泥所做的器皿坏了,他就用这泥再做别的器皿,照着自己的意思去作。

于是耶和华的话临到我,说: “以色列家啊!难道我不能待你们像这陶匠所作的一样吗?”这是耶和华的宣告。“看哪!泥在陶匠的手中怎样,以色列家啊!你们在我的手中也必怎样。 我甚么时候宣布要拔出、拆毁、毁灭一邦或一国, 如果我论到的那一邦转离他们的恶行,我就必回心转意,不把我原定的灾祸降给他们。 同样,我甚么时候宣布要建立、栽植一邦或一国, 10 如果他们行我眼中看为恶的事,不听从我的话,我就必回心转意,不把我应许的好处赐给他们。

11 “现在你要对犹大人和耶路撒冷的居民说:‘耶和华这样说:看哪!我正在制造灾祸对付你们,拟定计划惩罚你们。你们各人要回转,离开自己的恶道,改正你们的行径和作为。’ 12 他们却说:‘没用的!我们要随着自己的计划而行,各人要按着自己顽梗的恶心行事。’”

弃绝 神的必遭弃绝

13 因此耶和华这样说:

“你们问一问列国,

有谁听见过像这样的事呢?

童女以色列竟行了一件非常骇人的事。

14 黎巴嫩山上岩石的积雪融化过吗?

从远处流下清凉的溪水干涸过吗?

15 但我的子民竟忘记我,

向虚无的偶像烧香,

以致他们在自己的路上、

在古道上绊倒,

行走小路,不是修建过的大道。

16 他们的土地变为荒凉,

成为永远被人嗤笑的对象;

经过这地的,

都必惊骇摇头。

17 在他们的敌人面前,

我要像东风吹散他们;

在他们遭难的日子,

我必使他们只见我的背,不见我的面。”

耶利米求 神对付敌人

18 他们说:“来吧!我们来设计对付耶利米;因为祭司的律法、智慧人的谋略、先知的话都不会断绝。来吧!我们用舌头攻击他,不理会他的一切话。”

19 耶和华啊!求你倾听我的申诉,

听那些指控我的人的声音。

20 良善的应得恶报吗?

他们竟然挖陷坑害我。

求你记念我怎样站在你面前,

为他们说好话,

使你的烈怒离开他们。

21 因此,愿你使他们的儿女遭受饥荒,

把他们交给刀剑(“刀剑”原文作“刀剑的手”);

愿他们的妻子丧夫失子;

愿他们的男人被杀死,

他们的壮丁在战场上被刀剑击杀。

22 你使侵略者忽然临到他们的时候,

愿人从他们的屋里听见呼救声;

因为他们挖陷坑要捉拿我,

埋藏网罗要绊我的脚。

23 耶和华啊!至于你,

你知道他们要杀我的一切计谋。

求你不要赦免他们的罪孽,

不要从你面前涂抹他们的罪!

使他们在你面前绊倒;

求你在发怒的时候,对付他们。

马可福音 4

撒种的比喻(A)

耶稣又在海边教导人。有一大群人聚集到他那里,因此他上船坐下来。船在海中,群众都朝着海站在岸上。 他用比喻教训他们许多事,在教训中他说: “你们听着!有一个撒种的出去撒种, 撒的时候,有的落在路旁,小鸟飞来就吃掉了。 有的落在泥土不多的石地上,因为泥土不深,很快就长起来。 但太阳一出来,就把它晒干,又因为没有根就枯萎了。 有的落在荆棘里,荆棘长起来,把它挤住,它就结不出果实来。 有的落在好土里,就生长繁茂,结出果实,有三十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一百倍的。” 耶稣又说:“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

用比喻的目的(B)

10 耶稣独自一人的时候,那些经常跟着他的人和十二门徒,来问这些比喻的意义。 11 耶稣对他们说:“ 神的国的奥秘,只给你们知道,但对于外人,一切都用比喻, 12 叫他们

‘看是看见了,却不领悟,

听是听见了,却不明白,

免得他们回转过来,得到赦免。’”

解释撒种的比喻(C)

13 耶稣又对他们说:“你们不明白这个比喻,怎能明白一切比喻呢? 14 撒种的人所撒的就是道。 15 那撒在路旁的,就是人听了道,撒但立刻来,把撒在他心里的道夺去。 16 照样,那撒在石地上的,就是人听了道,立刻欢欢喜喜地接受了; 17 可是他们里面没有根,只是暂时的;一旦为道遭遇患难,受到迫害,就立刻跌倒了。 18 那撒在荆棘里的,是指另一些人;他们听了道, 19 然而今世的忧虑、财富的迷惑,以及种种的欲望,接连进来,把道挤住,就结不出果实来。 20 那撒在好土里的,就是人听了道,接受了,并且结出果实,有三十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一百倍的。”

隐藏的事终必显露(D)

21 耶稣又对他们说:“灯难道是拿来放在量器底下或床底下的吗?它不是该放在灯台上吗? 22 因为没有甚么隐藏的事不被显明出来,没有甚么掩盖的事不被揭露的。 23 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

24 耶稣又对他们说:“要留心你们所听到的,你们用甚么尺度量给人, 神也要用甚么尺度量给你们,并且要超过尺度给你们。 25 因为那有的,还要给他;那没有的,就算他有甚么也要拿去。”

种子发芽生长的比喻

26 耶稣说:“ 神的国好象人在地里撒种, 27 他夜里睡觉,白天起来,种子发芽生长,自己也不知道怎么会这样的。 28 地生五谷是自然的,先长苗,后吐穗,最后穗上结满了子粒。 29 庄稼熟了,就派人用镰刀割下,因为收成的时候到了。”

芥菜种的比喻(E)

30 又说:“我们要把 神的国比作甚么呢?我们可以用甚么比喻来形容它呢? 31 它好象一粒芥菜种,刚种下去的时候,比地上的一切种子都小, 32 种下以后,生长起来,却比一切蔬菜都大,长出大枝子,甚至天空的飞鸟都可以在它的荫下搭窝。”

33 耶稣用许多这样的比喻,照着他们所能听懂的,向他们讲道; 34 不用比喻,就不对他们讲。只有单独和自己的门徒在一起的时候,才把一切解释给他们听。

平静风浪(F)

35 当天黄昏,耶稣对门徒说:“我们渡到海那边去吧。” 36 门徒离开群众,耶稣已经在船上,他们就载他过去,也有别的船和他同去。 37 忽然起了狂风,波浪不断地打进船来,舱里积满了水。 38 耶稣却在船尾靠着枕头睡着了。门徒把他叫醒,对他说:“老师,我们要死了,你不管吗?” 39 耶稣起来,斥责了风,又对海说:“不要作声!安静吧!”风就停止,大大地平静了。 40 然后对他们说:“为甚么这样胆怯呢?你们怎么没有信心呢?” 41 门徒非常惧怕,彼此说:“这到底是谁,连风和海都听从他?”

Chinese New Version (Simplified) (CNVS)

Chinese New Version (CNV). Copyright © 1976, 1992, 1999, 2001, 2005 by Worldwide Bible Soc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