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Page Options
Previous Prev Day Next DayNext

Beginning

Read the Bible from start to finish, from Genesis to Revelation.
Duration: 365 days
Chinese New Version (Traditional) (CNVT)
Version
以斯帖记 6-10

王發現末底改有功未酬

那一夜,王睡不著覺,就吩咐人把史記,就是年鑒拿來,在王面前誦讀。 有一處記著說:王有兩個守門的太監:辟探和提列,企圖要謀害亞哈隨魯王;這事給末底改告發了。 王問:“為了這事,末底改得了甚麼尊榮和封賜沒有?”侍候王的眾臣僕回答:“他甚麼也沒有得到。” 王問:“誰在院子裡?”那時哈曼正進了王宮的外院,要求王把末底改掛在哈曼為他預備的木架上。 王的臣僕對他說:“是哈曼站在院子裡。”王說:“叫他進來。” 哈曼就進去,王問他:“王喜歡賜尊榮給他的人,要怎樣待他呢?”哈曼心裡想:“王喜歡賜尊榮的人,除我以外,還有誰呢?” 於是哈曼回答王:“王喜歡賜尊榮的人, 要把王常穿的朝服和王常騎的駿馬,就是頭戴王冠的駿馬帶來, 把朝服和駿馬交給王最尊貴的一個大臣手裡,把衣服給王喜歡賜尊榮的人穿上,使他騎在馬上,走過城中的街上,又要有人在他前面宣告:‘王喜歡賜尊榮的人,要這樣待他。’”

王命哈曼使末底改得尊榮

10 王對哈曼說:“趕快拿朝服和駿馬來,照著你所說的,去行在那坐在朝門那裡的猶大人末底改身上;你所說的,一樣也不可缺少。” 11 於是哈曼把朝服和駿馬拿來,先給末底改穿上朝服,然後使他騎在馬上,走過城中的街上,又在他前面宣告:“王喜歡賜尊榮的人,要這樣待他。” 12 末底改仍回到御門那裡;哈曼卻急急忙忙回了家,帶著悲哀的心蒙著頭。 13 哈曼把遭遇的一切事,都述說給他的妻子細利斯和他所有的朋友聽;他的謀士和妻子細利斯對他說:“在末底改面前,你開始失敗了;他若是猶大人,你就不能勝過他:你終必在他面前失敗。” 14 他們還與哈曼說話的時候,王的太監來了,催哈曼快走,赴以斯帖預備的筵席。

以斯帖向王奏告哈曼的惡謀

王帶著哈曼去赴王后以斯帖的筵席。 在這第二次的酒席中,王又問以斯帖:“王后以斯帖啊,你要甚麼?我必賜給你;你求甚麼?就是一半江山,也必給你成全。” 王后以斯帖回答,說:“我若是在你眼前蒙恩,王若是喜歡,我所要的,是要王把我的性命賜給我;我所求的,是求王把我的族人賜給我。 因為我和我的族人被人出賣,快要毀滅,被殺盡、滅絕了。我們若是只被賣為奴婢,我也必閉口不言,但王的損失是敵人不能補償的。” 亞哈隨魯王問王后以斯帖,說:“存心這樣行的人是誰?他在哪裡?” 以斯帖回答:“這敵人和仇人,就是這惡人哈曼!”哈曼在王和王后面前立刻驚惶萬分。

哈曼被掛在自己所立的木架

於是王帶著盛怒,從酒席間起來,到御園裡去;哈曼卻留下來求王后以斯帖救他一命,因為哈曼看出王已經決意要加罪與他。 王從御園回到酒席那裡;那時哈曼正伏在以斯帖所靠的榻上;於是王說:“他竟敢在宮裡,當著我的面污辱王后嗎?”這話一出王口,人就把哈曼的臉蒙住了。 在王面前有一個太監哈波拿說:“還有,哈曼為那曾經說好話救王有功的末底改,立了一個二十二公尺高的木架,現在正立在哈曼的家裡呢。”王說:“把哈曼掛在上面吧!” 10 於是他們把哈曼掛在他為末底改預備的木架上;王的忿怒才漸漸止息。

末底改榮升高位

當日,亞哈隨魯把猶大人的敵人哈曼的家產,賜給王后以斯帖;末底改也來到王的面前,因為以斯帖已經把末底改和她的關係告訴王。 王就摘下自己的戒指,就是從哈曼那裡取回的,給了末底改,以斯帖也委派末底改管理哈曼的家產。

以斯帖求王廢除哈曼的陰謀

以斯帖又在王面前說話,俯伏在王的腳前,含淚懇求王免除亞甲族人哈曼所加的災害,以及他設計要害猶大人的陰謀。 王向以斯帖伸出了金杖,以斯帖就起來,站在王的面前; 她說:“王若是同意,我若是在王面前蒙恩,王若以為這事是對的,王若喜愛我,就請下旨,廢除亞甲族哈米大他的兒子哈曼設計的諭文,就是他寫下要消滅在王各省的猶大人的諭文。 因為我怎忍看見我的同胞受害呢?我怎忍看見我的族人消滅呢?” 亞哈隨魯王對王后以斯帖和猶大人末底改說:“因為哈曼要下手害猶大人,我已經把哈曼的家產賜給了以斯帖,人也把哈曼掛在木架了。 現在你們可以照著你們的意思,奉王的名為猶大人寫諭旨,用王的印戒蓋上;因為奉王的名所寫,用王的戒指蓋上印的諭旨,是沒有人可以廢除的。”

那時是三月,就是西彎月,二十三日,王的文士都召了來,照著末底改所吩咐一切有關猶大人的事,用各省的文字、各族的方言寫了諭旨,從印度到古實的一百二十七省,給各省的總督、省長和領袖,也用猶大人的文字和方言寫給猶大人。 10 末底改奉亞哈隨魯王的名寫了諭旨,又用王的戒指蓋上印;文書由驛使騎上御養的、為國事而用的快馬,傳送到各處去。 11 文書上寫著:王准許在各城的猶大人,可以聚集起來,保護自己的性命;也可以毀滅、殺盡和滅絕那些敵對猶大人的各族和各省的勢力,包括婦孺,並且可以掠奪他們的財產; 12 一日之間,在十二月,就是亞達月,十三日,在亞哈隨魯王的各省,開始實行。 13 諭旨的抄本作為御令,頒發到各省,宣告各族,使猶大人準備那日,好在仇敵身上施行報復。 14 於是,騎上為國事而用的快馬的驛使,迫於王命,就急急忙忙出發,諭旨傳遍書珊城。

15 末底改穿著紫藍色和白色的朝服,戴著碩大的金冠冕,又披上紫色細麻布的外袍,從王面前出來;書珊城的人都歡呼快樂。 16 猶大人得到了光彩、歡喜、快樂和尊榮。 17 在各省各城中,王的命令和諭旨所到之處,猶大人都歡喜快樂,飲宴放假;那地的人民,有許多因為懼怕猶大人,就都自認是猶大人。

猶大人殺戮仇敵

十二月,就是亞達月,十三日,王的命令和諭旨快要執行的時候,就是猶大人的仇敵盼望轄制猶大人的日子,反成了猶大人轄制恨他們的人的日子。 猶大人在亞哈隨魯王各省的城裡聚集起來,要下手攻擊那些想謀害他們的人;沒有人能抵擋他們,因為各族的人都懼怕他們。 各省的官長、總督、省長和辦理王事務的人,因為懼怕末底改,就都支持猶大人。 末底改在朝中的確非常尊大,他的聲譽傳遍各省;末底改這人的權力越來越大。 這樣,猶大人擊殺他們所有的仇敵,他們用刀盡量擊殺,隨意對待他們的仇人。 在書珊城裡,猶大人就殺滅了五百人。 他們又殺了巴珊大他、達分、亞斯帕他、 破拉他、亞大利雅、亞利大他、 帕瑪斯他、亞利賽、亞利代和瓦耶撒他, 10 這十個人就是哈米大他的孫子、哈曼的兒子,猶大人的敵人;至於財物,猶大人卻沒有下手掠奪。

11 當日在書珊城被殺的人的數目,呈到王面前。 12 王問王后以斯帖:“猶大人在書珊城殺滅了五百人,又殺了哈曼的十個兒子;在王其他省內,他們怎樣行呢!現在你要甚麼,我必賜給你,你還求甚麼,也必給你成全。” 13 以斯帖回答:“王若是同意,求你恩准書珊的猶大人,明日也照著今日的諭旨行事,把哈曼的十個兒子掛在木架上。” 14 王就下令這樣行;諭旨傳遍書珊,人就把哈曼的十個兒子掛在木架上。 15 亞達月十四日,在書珊的猶大人又聚集起來,在書珊殺了三百人,卻沒有下手掠奪他們的財物。

16 在王各省其餘的猶大人,也都聚集起來,保護自己的性命,向他們的仇敵報復,殺了恨他們的人共七萬五千;至於財物,他們卻沒有下手掠奪。 17 這是在亞達月十三日的事,十四日他們得享安寧,以這日為設宴歡樂的日子。 18 但在書珊的猶大人在十三、十四日聚集起來殺敵,他們就在十五日休息,以這日為設宴歡樂的日子。 19 因此鄉村的猶大人,就是住在沒有城牆的村鎮的,都以亞達月十四日為歡樂飲宴的吉日,互送禮物。

20 末底改把這些事記錄下來,並且送文書給亞哈隨魯各省遠近所有的猶大人, 21 囑咐他們每年都要守亞達月十四、十五兩日。 22 以這月的兩日,為猶大人脫離仇敵,得享安寧的日子,是轉憂為喜,轉哀為樂的吉日,叫他們在這兩日飲宴歡樂,大家互贈禮物,也賙濟窮人。 23 於是,猶大人承諾要守他們起初所守的,也承諾要遵守末底改寫給他們的。 24 原本猶大人的敵人,亞甲族哈米大他的兒子哈曼曾經設謀陷害猶大人,要消滅他們;他弄卜“普珥”,就是抽籤,為要打擊和消滅猶大人。 25 但這事呈到王面前以後,王使用文書降旨吩咐,使哈曼計謀的惡事,就是他設謀陷害猶大人的事歸到他自己的頭上,又使人把他和他的眾子掛在木架上。

普珥節的來歷

26 因此,猶大人照著“普珥”的名字,稱這兩日為普珥節;所以他們因這信上的話,又因他們所看見和所遭遇的事, 27 猶大人就立了定例,承諾他們自己和他們的後裔,以及所有與他們聯合的人,每年都要按著所寫的和指定的兩日守這節日,永不可廢止。 28 使人在各省各城,家家戶戶,世世代代,都記念、遵守這兩日,使這普珥節的日子在猶大人中,永不廢止,在他們的後裔中也不斷被記念。

29 亞比孩的女兒王后以斯帖和猶大人末底改以全權寫了這第二封信,囑咐猶大人守這普珥節。 30 他用和平和誠實的話,把文書送給亞哈隨魯國中一百二十七省所有的猶大人, 31 勸他們按著規定的時期,照著猶大人末底改和王后以斯帖所囑咐的,也照著他們在禁食和哀求的時候為自己與後裔所承諾的,守這普珥節。 32 以斯帖的命令確定了普珥節;這命令也記錄在史記上。

末底改的聲譽

10 亞哈隨魯王使陸地和眾海島的居民都向他進貢。 他所行有權能的事蹟,以及末底改被尊為大的詳細經過,不是都寫在瑪代和波斯王的史記上嗎? 猶大人末底改的地位僅次於亞哈隨魯王,在猶大人中被尊為大,得民眾同胞的愛戴;他為自己的族人求福祉,向他們說平安的話。

Chinese New Version (Traditional) (CNVT)

Chinese New Version (CNV). Copyright © 1976, 1992, 1999, 2001, 2005 by Worldwide Bible Soc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