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Page Options
Previous Prev Day Next DayNext

Beginning

Read the Bible from start to finish, from Genesis to Revelation.
Duration: 365 days
Chinese New Version (Traditional) (CNVT)
Version
历代志上 3-5

大衛的子孫

大衛在希伯崙所生的兒子是:長子暗嫩,是耶斯列人亞希暖生的;次子但以利,是迦密人亞比該生的; 三子押沙龍,是基述王達買的女兒瑪迦生的;四子亞多尼雅,是哈及的兒子; 五子示法提雅,是亞比他生的;六子以特念,是大衛的妻子以格拉生的。 這六個兒子是大衛在希伯崙生的;大衛在希伯崙作王七年六個月;在耶路撒冷作王三十三年。 大衛在耶路撒冷所生的兒子是:示米亞、朔罷、拿單、所羅門,這四個兒子是亞米利的女兒拔.書亞生的。 還有益轄、以利沙瑪、以利法列、 挪迦、尼斐、雅非亞、 以利沙瑪、以利雅大、以利法列等九人。 他們都是大衛的兒子,此外還有他們的妹妹他瑪,以及妃嬪所生的兒子。

所羅門的子孫

10 所羅門的兒子是羅波安,羅波安的兒子是亞比雅,亞比雅的兒子是亞撒,亞撒的兒子是約沙法, 11 約沙法的兒子是約蘭,約蘭的兒子是亞哈謝,亞哈謝的兒子是約阿施, 12 約阿施的兒子是亞瑪謝,亞瑪謝的兒子是亞撒利雅,亞撒利雅的兒子是約坦, 13 約坦的兒子是亞哈斯,亞哈斯的兒子是希西家,希西家的兒子是瑪拿西, 14 瑪拿西的兒子是亞們,亞們的兒子是約西亞。 15 約西亞的兒子是:長子約哈難、次子約雅敬、三子西底家、四子沙龍。 16 約雅敬的兒子是耶哥尼雅和西底家。

被擄後的王族家譜

17 被擄的耶哥尼雅的兒子是撒拉鐵、 18 瑪基蘭、毘大雅、示拿薩、耶加米、何沙瑪和尼大比雅。 19 毘大雅的兒子是所羅巴伯和示每;所羅巴伯的兒子是米書蘭和哈拿尼雅,還有他們的妹妹示羅密。 20 又有哈舒巴、阿黑、比利家、哈撒底、于沙.希悉等五人。 21 哈拿尼雅的兒子是毘拉提和耶篩亞;還有利法雅的眾子、亞珥難的眾子、俄巴底亞的眾子和示迦尼的眾子。 22 示迦尼的子孫如下:示迦尼的兒子是示瑪雅;示瑪雅的兒子是哈突、以甲、巴利亞、尼利雅、沙法共六人。 23 尼利雅的兒子是以利約乃、希西家、亞斯利干共三人。 24 以利約乃的兒子是何大雅、以利雅實、毘萊雅、阿谷、約哈難、第來雅、阿拿尼共七人。

復述猶大的子孫

猶大的兒子是法勒斯、希斯崙、迦米、戶珥和朔巴。 朔巴的兒子利亞雅生雅哈;雅哈生亞戶買和拉哈。以上這些都是瑣拉人的家族。 以坦的兒子(“兒子”原文作“父親”;現參照部分古譯本修改)是:耶斯列、伊施瑪、伊得巴;他們的妹妹名叫哈悉勒玻尼。 基多的父親是毘努伊勒;戶沙的父親是以謝珥;這些都是伯利恆的父親以法他的長子戶珥所生的。 提哥亞的父親亞施戶有兩個妻子,就是希拉和拿拉。 拿拉給亞施戶生了亞戶撒、希弗、提米尼、哈轄斯他利;這些人都是拿拉的兒子。 希拉的兒子是洗列、瑣轄和伊提南。 哥斯生亞諾、瑣比巴和哈崙的兒子亞哈黑的眾家族。 雅比斯在眾兄弟中最受人尊重,他母親給他起名叫雅比斯,意思說:“我生產時十分痛苦。” 10 雅比斯呼求以色列的 神說:“深願你大大地賜福給我,擴張我的境界,你的能力常與我同在,保護我免遭災禍,不受痛苦。” 神就應允了他所求的。

11 書哈的兄弟基綠生米黑;米黑是伊施屯的父親。 12 伊施屯生伯拉巴、巴西亞和珥拿轄的父親提欣拿;這些都是利迦人。

13 基納斯的兒子是俄陀聶和西萊雅;俄陀聶的兒子是哈塔和憫挪太(《馬索拉文本》缺“憫挪太”,現參照其他抄本和古譯本補上)。 14 憫挪太生俄弗拉。西萊雅生革.夏納欣人的祖先約押;他們原是匠人。 15 耶孚尼的兒子是迦勒;迦勒的兒子是以路、以拉和拿安;以拉的兒子是基納斯。 16 耶哈利勒的兒子是西弗、西法、提利和亞撒列。 17-18 以斯拉的兒子是益帖、米列、以弗和雅倫。米列娶法老的女兒比提雅為妻;比提雅懷孕,生了米利暗、沙買和以實提摩的父親益巴。米列的猶大妻子生了基多的父親雅列、梭哥的父親希伯和撒挪亞的父親耶古鐵。 19 荷第雅的妻子、拿含的妹妹的兒子是迦米人基伊拉的父親和瑪迦人以實提摩的父親。 20 示門的兒子是暗嫩、林拿、便.哈南和提倫。以示的兒子是梭黑和便.梭黑。 21 猶大的兒子是示拉;示拉的兒子是利迦的父親珥、瑪利沙的父親拉大,以及在伯亞實比織造細麻布的眾家族。 22 還有約敬、哥西巴人、約阿施和薩拉,他們曾統治摩押地,又有雅叔比利恆。這都是古代的記載。 23 他們都是陶匠,是尼他應和基低拉的居民;他們與王一起住在那裡,為王作工。

西緬的子孫

24 西緬的兒子是尼母利、雅憫、雅立、謝拉和掃羅。 25 掃羅的兒子是沙龍;沙龍的兒子是米比衫;米比衫的兒子是米施瑪。 26 米施瑪的子孫如下:米施瑪的兒子是哈母利;哈母利的兒子是撒刻;撒刻的兒子是示每。 27 示每有十六個兒子,六個女兒;他兄弟們的兒女卻不多;他們各家的兒女,都不如猶大族的子孫那樣多。 28 他們住在別是巴、摩拉大、哈薩.書亞、 29 辟拉、以森、陀臘、 30 彼土利、何珥瑪、洗革拉、 31 伯.瑪嘉博、哈薩.蘇撒、伯.比利和沙拉音。直到大衛王的時代,這些都是他們的城市, 32 還有附近的村莊和以坦、亞因、臨門、陀健和亞珊等五座城, 33 以及這些城周圍所有的村莊,直到巴力。這是他們居住的地方,他們也有自己的族譜。 34 還有米所巴、雅米勒、亞瑪謝的兒子約沙、 35 約珥、約示比的兒子耶戶;約示比是西萊雅的兒子,西萊雅是亞薛的兒子。 36 還有以利約乃、雅哥巴、約朔海、亞帥雅、亞底業、耶西篾和比拿雅。 37 示非的兒子是細撒;示非是亞龍的兒子,亞龍是耶大雅的兒子,耶大雅是申利的兒子;申利是示瑪雅的兒子。 38 以上所記的名字,都是各家族的領袖;他們的家族都很興旺。 39 他們往基多的關口去,直到山谷的東面,為自己的羊群尋找草場。 40 他們找到了一塊肥美的草場;那地十分寬闊,又清靜、又安寧;從前住在那裡的是含族的人。 41 以上這些有名字記錄的人,在猶大王希西家的日子,前來攻擊含族人的帳棚和那裡所有的米烏尼人,把他們完全毀滅,直到今日,並且住在他們的地方,因為那裡有草場,可以牧放他們的羊群。 42 在西緬人中有五百人往西珥山去,他們的首領是以示的兒子毘拉提、尼利雅、利法雅和烏薛。 43 他們擊殺了逃脫餘生的亞瑪力人,就住在那裡,直到今日。

流本的子孫

以色列的長子流本的兒子如下(流本雖然是長子,但是因為他玷污了他父親的床,他長子的名分就歸給以色列的兒子約瑟的兒子,所以按著家譜他不算是長子。 猶大在自己的兄弟中是最強盛的,領袖也是從他而出,但是長子的名分卻歸約瑟): 以色列的長子流本的兒子是哈諾、法路、希斯倫和迦米。 約珥的子孫如下:約珥的兒子是示瑪雅,示瑪雅的兒子是歌革,歌革的兒子是示每, 示每的兒子是米迦,米迦的兒子是利.亞雅,利.亞雅的兒子是巴力, 巴力的兒子是備.拉;備.拉被亞述王提革拉.毘尼色擄去,他是流本支派的首領。 他的兄弟按著家族歷代的譜系記載作首領的,是耶利、撒迦利雅和比拉。 比拉是亞撒的兒子,亞撒是示瑪的兒子,示瑪是約珥的兒子。約珥住在亞羅珥,遠至尼波和巴力.免。 他也向東面遷居,直到幼發拉底河這邊曠野的邊緣,因為他們在基列地的牲畜增多起來。 10 掃羅在位的日子,他們與夏甲人作戰;夏甲人敗在他們手下,他們就在基列東面的全境,住在夏甲人的帳棚裡。

迦得的子孫

11 迦得的子孫在流本支派的對面,住在巴珊地,直到撒迦。 12 住在巴珊的有族長約珥,副族長沙番,還有雅乃和沙法。 13 他們同家族的兄弟是米迦勒、米書蘭、示巴、約賴、雅干、細亞和希伯,共七人。 14 以上這些人都是亞比孩的兒子。亞比孩是戶利的兒子,戶利是耶羅亞的兒子,耶羅亞是基列的兒子,基列是米迦勒的兒子,米迦勒是耶示篩的兒子,耶示篩是耶哈多的兒子,耶哈多是布斯的兒子; 15 還有古尼的孫子、押比疊的兒子亞希,是他們家族的首領。 16 他們住在基列、巴珊和屬於巴珊的村莊,以及沙崙的整個草場,直到四周的邊緣。 17 以上所有這些人,在猶大王約坦和以色列王耶羅波安在位的日子,都記載在家譜上。

18 流本支派、迦得支派和瑪拿西半個支派的人,都是勇士;他們拿盾牌和刀劍,能拉弓射箭,又能出征善戰的,共有四萬四千七百六十人。 19 他們與夏甲人、伊突人、拿非施人和挪答人作戰。 20 他們得 神的幫助對抗敵人,夏甲人和所有與夏甲人聯盟的人,都交在他們手中,因為他們在作戰的時候向 神呼求; 神應允了他們,因為他們倚靠他。 21 他們又擄掠了敵人的牲畜:駱駝五萬、羊二十五萬、驢二千,以及人口十萬。 22 因為這場戰爭是出於 神,所以敵人被殺的很多;他們就佔領了敵人的地方,直到被擄的時候。

瑪拿西半支派

23 瑪拿西半個支派的人住在那地,從巴珊直到巴力.黑門、示尼珥和黑門山,他們人數眾多。 24 以下這些人是他們各家族的族長:以弗、以示、以列、亞斯列、耶利米、何達威雅和雅疊;他們都是英勇的戰士,著名的人物,也是各家族的族長。

河東兩個半支派背叛 神

25 他們背棄了他們列祖的 神,隨從當地民族的神行邪淫; 神曾從他們面前消滅了這些民族。 26 因此,以色列的 神激動了亞述王普勒的心,就是亞述王提革拉.毘尼色的心,他就把流本支派、迦得支派和瑪拿西半個支派的人擄到哈臘、哈博和哈拉,以及歌散河邊,他們的後裔直到今日還在那裡。

Chinese New Version (Traditional) (CNVT)

Chinese New Version (CNV). Copyright © 1976, 1992, 1999, 2001, 2005 by Worldwide Bible Soc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