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sed Common Lectionary (Semicontinuous)
34 撒母耳回了拉瑪。掃羅上他所住的基比亞,回自己的家去了。 35 撒母耳直到死的日子,再沒有見掃羅。但撒母耳為掃羅悲傷,因為耶和華遺憾立掃羅為以色列的王。
大衛被膏立為王
16 耶和華對撒母耳說:「我既厭棄掃羅作以色列的王,你為他悲傷要到幾時呢?你將膏油盛滿了角;來,我差遣你到伯利恆人耶西那裏去,因為我在他兒子中已看中了一個為我作王的。」 2 撒母耳說:「我怎麼能去呢?掃羅一聽見,就會殺我。」耶和華說:「你可以手裏牽一頭小母牛去,說:『我來是要向耶和華獻祭。』 3 你要請耶西來一同獻祭,我會指示你當做的事。我對你說的那個人,你要為我膏他。」 4 撒母耳遵照耶和華的話去做,來到伯利恆,城裏的長老都戰戰兢兢出來迎接他,有人問他說:「你是為平安來的嗎?」 5 他說:「為平安來的,我來是要向耶和華獻祭。你們要使自己分別為聖,來跟我一同獻祭。」撒母耳把耶西和他眾兒子分別為聖,請他們來一同獻祭。
6 他們來的時候,撒母耳看見以利押,就心裏說,耶和華的受膏者一定在耶和華面前了。 7 耶和華卻對撒母耳說:「不要只看他的外貌和他身材高大,我不揀選他。因為耶和華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a],耶和華是看內心。」 8 耶西叫亞比拿達從撒母耳面前經過,撒母耳說:「耶和華也不揀選他。」 9 耶西又叫沙瑪經過,撒母耳說:「耶和華也不揀選他。」 10 耶西叫他七個兒子都從撒母耳面前經過,撒母耳對耶西說:「這些都不是耶和華所揀選的。」 11 撒母耳對耶西說:「你的兒子都在這裏了嗎?」他說:「還有一個最小的,看哪,他正在放羊。」撒母耳對耶西說:「你派人去叫他來;他若不來這裏,我們必不坐席。」 12 耶西就派人去叫他來。他面色紅潤,雙目清秀,容貌俊美。耶和華說:「起來,膏他,因為這就是他了。」 13 撒母耳就用角裏的膏油,在他的兄長中膏了他。從這日起,耶和華的靈就大大感動大衛。撒母耳起身回拉瑪去了。
大衛的詩。交給聖詠團長。
祈求勝利
20 願耶和華在你患難的日子應允你,
願雅各的 神的名保護你。
2 願他從聖所救助你,
從錫安堅固你,
3 記念你的一切祭物,
悅納你的燔祭,(細拉)
4 將你心所願的賜給你,
成就你的一切籌算。
5 我們要因你的救恩誇勝,
要奉我們 神的名豎立旌旗。
願耶和華成就你一切所求的!
6 現在我知道耶和華必救護他的受膏者,
從他神聖的天上應允他,
用右手的能力救護他。
7 有人靠車,有人靠馬,
但我們要提耶和華—我們 神的名。
8 他們都屈身仆倒,
我們卻起來,堅立不移。
9 耶和華啊,求你拯救;
我們呼求的時候,願王應允我們![a]
6 所以,我們總是勇敢的,並且知道,只要我們住在這身體內就是離開了主。 7 因為我們行事為人是憑着信心,不是憑着眼見。 8 我們勇敢,更情願離開身體,與主同住。 9 所以,無論是住在身內或住在身外,我們都立了志向要得主的喜悅。 10 因為我們眾人必須站在基督審判臺前受審,為使各人按着本身所行的,或善或惡受報。
勸人與 神和好的職分
11 既然我們知道主是可畏的,就勸導人;但是 神是認識我們的,我盼望你們的良心也認識我們。 12 我們不是向你們再推薦自己,而是要讓你們有誇耀我們的機會,使你們好面對那憑外貌、不憑內心誇耀的人。 13 如果我們癲狂,是為 神;如果我們清醒,是為你們。
14 原來基督的愛激勵我們;因我們這樣斷定,一人既替眾人死,眾人就都死了; 15 並且他替眾人死,是叫那些活着的人不再為自己活,乃為替他們死而復活的主活。
16 所以,從今以後,我們不再按照人的看法來認識人,縱使我們曾經按照人的看法認識基督,如今卻不再這樣認識他了。 17 所以,若有人在基督裏,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
種子長大的比喻
26 耶穌又說:「 神的國如同人把種子撒在地上, 27 黑夜睡覺,白日起來,這種子就發芽生長,那人卻不知道如何會這樣。 28 土地自然而然地出產五穀,先發苗,後長穗,然後穗上結成飽滿的穀子。 29 五穀熟了,就用鐮刀去割,因為收成的時候到了。」
芥菜種的比喻(A)
30 耶穌又說:「我們可用甚麼來比擬 神的國呢?可用甚麼比喻來說明呢? 31 它像一粒芥菜種,種在地裏的時候,雖比地上所有的種子都小, 32 但種下去以後,它長起來,比各樣的菜都大,又長出大枝,以致天上的飛鳥可以在它的蔭下築巢。」
用比喻講道(B)
33 耶穌用許多這樣的比喻,照他們所能聽的,對他們講道; 34 若不用比喻,他就不對他們講,但私下沒有人的時候,就把一切的道講給門徒聽。
和合本修訂版經文 © 2006, 2010, 2017 香港聖經公會。蒙允許使用。 Scripture Text of Revised Chinese Union Version © 2006, 2010, 2017 Hong Kong Bible Society. www.hkbs.org.hk/en/ Used by permi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