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Page Options
Previous Prev Day Next DayNext

Old/New Testament

Each day includes a passage from both the Old Testament and New Testament.
Duration: 365 days
Chinese New Version (Traditional) (CNVT)
Version
利未记 6-7

耶和華對摩西說: “如果有人犯罪,對耶和華不忠實,在人寄存給他的物上或抵押品上欺騙自己的同伴,或是搶奪,或是欺壓自己的同胞, 或是拾去人遺失的東西,卻欺騙人,起假誓,行了任何一件人常犯的罪, 他犯了罪,有了罪,就應歸還他所搶奪的,或是欺壓得來的,或是別人寄存在他那裡的,或是他拾去的失物, 或是他因起假誓所得的任何東西;在賠過的時候,他除了按原數償還外,必須另外加上五分之一,交給原主; 還要照著你的估價,把贖愆祭牲,就是從羊群中取一隻沒有殘疾的公綿羊,牽到耶和華面前,給祭司作贖愆祭。 祭司在耶和華面前,為他所行的任何一件過失贖罪,他就蒙赦免。”(本章第1~7節在《馬索拉文本》為5:20~26)

燔祭

耶和華對摩西說:(本節在《馬索拉文本》為6:1) “你要吩咐亞倫和他的子孫說:燔祭的律例是這樣:燔祭要放在祭壇的柴上,通宵達旦;祭壇上的火,必須一直燒著。 10 祭司要穿上細麻布外袍,又把細麻布褲子穿在身上;他要把祭壇上燔祭燒成的灰收起來,放在祭壇旁邊; 11 然後脫去這些衣服,穿上別的衣服,把灰拿出營外潔淨的地方。 12 祭壇上的火,應常常燒著,不可熄滅;每天早晨,祭司要在上面燒柴,把燔祭排列在壇上,又在上面焚燒平安祭的脂肪。 13 火必須不斷在祭壇上燒著,不可熄滅。

素祭

14 “素祭的律例是這樣:亞倫的子孫要在耶和華面前的祭壇前獻素祭。 15 從其中取出一把作素祭的細麵、油,和在素祭上所有的乳香,焚燒在祭壇上獻給耶和華為馨香的祭,作供物的象徵。 16 亞倫和他的子孫要吃剩餘的祭物,在聖潔的地方作無酵餅吃;他們要在會幕的院子裡吃。 17 烤餅的時候,不可加酵。這是我從獻給我的火祭中,賜給他們的分,是至聖的,與贖罪祭和贖愆祭一樣。 18 亞倫的子孫中的男丁,都要從獻給耶和華的火祭中吃這些祭物;這是你們世世代代永遠的律例。人接觸過這些祭物,必成為聖。”

19 耶和華對摩西說: 20 “亞倫和他的子孫,在受膏的日子要獻給耶和華的供物,就是一公斤的細麵,作常獻的素祭,早晨獻一半,晚上獻一半。 21 你要把這些細麵在煎盤上用油調和作餅,烘(“烘”一詞原意不明,有譯本作“擘成塊”)好了,你就拿進來;將擘成碎塊的素祭獻上,獻給耶和華為馨香的祭。 22 亞倫的子孫繼承他作受膏立的祭司的,都要獻這素祭,把它完全焚燒,獻給耶和華,作永遠的律例。 23 凡是祭司獻的素祭都要完全焚燒,不可以吃。”

贖罪祭

24 耶和華對摩西說: 25 “你要告訴亞倫和他的兒子:贖罪祭的律例是這樣:贖罪祭牲應在宰殺燔祭牲的地方,在耶和華面前宰殺,這是至聖的。 26 獻這贖罪祭的祭司要吃這祭牲;在會幕院子裡的聖潔地方吃。 27 接觸過這祭肉的,必成為聖。沾了祭牲的血,必須清理;血濺在衣服上,應該在聖潔的地方洗淨, 28 煮祭物的瓦器卻要打碎;如果煮祭物的是銅器,只需用水沖洗。 29 祭司家中的男丁,都可以吃祭肉;這是至聖的。 30 但是任何贖罪祭,如果它的血帶進了會幕在聖所內進行贖罪,祭肉就不可吃;必須用火燒盡。”

贖愆祭

“贖愆祭的律例是這樣:這祭是至聖的。 人在甚麼地方宰殺燔祭牲,就要在那裡宰殺贖愆祭牲,牠的血要潑在祭壇的四周。 祭司要把祭牲的一切脂肪都獻上,就是肥尾巴和遮蓋內臟的脂肪, 以及兩個腎、腎上近腰旁的脂肪和腎旁的肝葉,一起取下。 然後把這些焚燒在祭壇上,作獻給耶和華的火祭,這是贖愆祭。 祭司家中的男丁,都可以吃祭牲的肉,要在聖潔的地方吃;這是至聖的。 贖罪祭怎樣,贖愆祭也怎樣;兩個祭的律例相同;祭物要歸主持贖罪的祭司, 祭司替人獻燔祭,祭牲的皮要歸獻燔祭的祭司。 一切在爐裡烤的,或在淺鍋裡或在煎盤上做的素祭,都要歸給那獻祭的祭司。 10 一切用油調和,或是乾的素祭,都要歸給亞倫所有的子孫,大家均分。

平安祭

11 “獻給耶和華的平安祭的律例是這樣: 12 人若是為感恩獻祭,就要用調油的無酵餅和抹了油的無酵薄餅,以及用油調和了細麵做的餅,與感恩祭一同獻上。 13 他要把他的供物,連同有酵的餅,跟那為感恩而獻的平安祭,一起獻上。 14 他要從各物中,取出一個餅作為舉祭,獻給耶和華,歸給那潑平安祭牲之血的祭司。

15 “為感恩而獻的平安祭的肉,只能在獻祭那日吃,一點也不可留到早晨。 16 他獻的供物若是還願祭,或是甘心祭,獻祭那日可以吃;剩下的,第二天也可以吃。 17 還剩下的祭肉,到了第三天,就要用火燒掉。 18 如果在第三天吃平安祭的肉,必不蒙悅納,他獻上的也不再算為祭,因為祭肉已經成為不潔;吃這肉的人,必擔當自己的罪責。

19 “祭肉若是接觸了任何不潔,就不可以吃,要用火燒掉。潔淨的人才可以吃祭肉; 20 身上不潔淨的人吃了獻與耶和華的平安祭的祭肉,那人必從自己的族人中被剪除。 21 人若是摸了任何不潔,或是人的污穢,或是牲畜的污穢,或是任何不潔淨的可憎之物,然後吃獻給耶和華的平安祭的肉,那人必從自己的族人中被剪除。”

22 耶和華對摩西說: 23 “你要告訴以色列人說:所有公牛、綿羊或是山羊的脂肪,你們都不可吃。 24 自死的或被野獸撕裂的動物的脂肪,可以作別的用途,只是你們決不可吃。 25 因為無論何人吃了獻給耶和華為火祭的牲畜的脂肪,那吃的人就必從自己的族人中被剪除。 26 在你們的一切住處,任何血,無論是飛鳥或是牲畜的,你們都不可吃。 27 無論誰吃了甚麼血,那人必從自己的族人中被剪除。”

祭司的分與權利

28 耶和華對摩西說: 29 “你要告訴以色列人:向耶和華獻平安祭的,必須從他的平安祭中取出奉給耶和華的供物。 30 親手把獻給耶和華的火祭帶來,就是把脂肪連胸帶來,在耶和華面前搖一搖,作為搖祭。 31 祭司要把脂肪焚燒在祭壇上,胸歸給亞倫和他的子孫。 32 你們要從平安祭牲中,拿右後腿來作舉祭,奉給祭司。 33 亞倫的子孫中,誰獻平安祭牲的血和脂肪,右後腿就歸給他,是他的分。 34 因為我從以色列人的平安祭中,取出了這搖祭的胸和舉祭的後腿,給亞倫祭司和他的子孫,成為以色列人中永遠的律例。

35 “這是亞倫和他子孫,從奉獻他們作耶和華的祭司那日開始,受膏立應得的分。 36 就是耶和華膏立他們的時候,命令以色列人給他們的。這是世世代代永遠的律例。”

結語

37 以上關於燔祭、素祭、贖罪祭、贖愆祭、承受聖職祭和平安祭的律例, 38 都是耶和華在西奈山吩咐摩西的,就是他在西奈的曠野吩咐以色列人,把他們的供物獻給耶和華的時候所說的。

马太福音 25:1-30

十個童女的比喻

25 “那時,天國好像十個童女,拿著她們的燈出去迎接新郎。 她們中間有五個是愚蠢的,五個是聰明的。 那些愚蠢的拿著燈,卻沒有帶油; 但那些聰明的拿著燈,也把油裝在瓶裡帶來。 新郎很晚還沒有到,她們都打瞌睡,而且睡著了。 半夜,有人喊叫:‘新郎來了,快出來迎接他。’ 那些童女都醒過來,整理她們的燈。 愚蠢的對聰明的說:‘請把你們的油分一點給我們,我們的燈快要滅了。’ 聰明的回答:‘這些恐怕不夠我們大家用,不如你們自己到賣油的地方去買吧!’ 10 她們去買油的時候,新郎來了;準備好了的童女就和他一同進去參加婚筵,門就關上了。 11 後來,其餘的童女也來到,說:‘主啊,主啊,給我們開門吧!’ 12 新郎卻回答:‘我實在告訴你們,我不認識你們。’ 13 所以你們要警醒,因為不知道那日子和那時間。

三個僕人的比喻(參(A)

14 “天國又像一個人要出外遠行,就叫自己的僕人來,把產業交給他們。 15 他按照各人的才幹,一個給三萬個銀幣,一個給一萬二千個銀幣,一個給六千個銀幣(原文作“五個,二個,一個他連得”;一個他連得等於六千個銀幣),然後就遠行去了。 16 那領了三萬的馬上去做生意,另外賺了三萬。 17 那領了一萬二千的也是這樣,另賺了一萬二千。 18 但那領了六千的,卻去把地挖開,把主人的錢藏起來。 19 過了很久,那些僕人的主人回來了,要和他們算帳。 20 那領了三萬個銀幣的,帶著另外的三萬前來,說:‘主啊,你交了三萬給我,你看,我又賺了三萬。’ 21 主人對他說:‘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哪,你作得好!你既然在不多的事上忠心,我要派你管理許多的事。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吧!’ 22 那領了一萬二千的也前來,說:‘主啊,你交了一萬二千給我,你看,我又賺了一萬二千。’ 23 主人對他說:‘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哪,你作得好!你既然在不多的事上忠心,我要派你管理許多的事。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吧!’ 24 那領了六千的也前來,說:‘主啊,我知道你是個嚴厲的人,沒有撒種的地方,你要收割;沒有散播的地方,你要收聚。 25 所以,我就害怕起來,去把你的錢藏在地裡。你看,你的錢還在這裡。’ 26 可是主人對他說:‘你這個又可惡又懶惰的僕人,你既然知道我要在沒有撒種的地方收割,在沒有散播的地方收聚, 27 那你就應該把我的錢存入銀行,到我回來的時候,可以連本帶利收回。 28 你們把他的六千銀幣拿去,交給那個有六萬的。 29 因為凡是有的,還要給他,他就充足有餘;凡是沒有的,就算他有甚麼也要拿去。 30 把這沒有用的僕人丟在外面的黑暗裡,在那裡必要哀哭切齒。’

Chinese New Version (Traditional) (CNVT)

Chinese New Version (CNV). Copyright © 1976, 1992, 1999, 2001, 2005 by Worldwide Bible Soc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