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Page Options
Previous Prev Day Next DayNext

Beginning

Read the Bible from start to finish, from Genesis to Revelation.
Duration: 365 days
Chinese New Version (Traditional) (CNVT)
Version
耶利米书 35-37

利甲族謹守先祖戒酒的遺訓

35 在猶大王約西亞的兒子約雅敬作王的日子,耶和華有話臨到耶利米,說: “你去見利甲族的人,和他們交談,領他們進入耶和華殿裡的一個房間,給他們酒喝。” 於是我把哈巴洗尼雅的孫子、雅利米雅的兒子雅撒尼亞,以及他的兄弟、他的眾子和利甲全族的人, 都領進耶和華的殿裡,進了神人伊基大利的兒子哈難眾子的房間;這房間是在眾領袖的房間旁邊,在沙龍的兒子守衛殿門的瑪西雅的房間上面。 然後我把盛滿酒的酒壺和酒杯,擺放在利甲族人的面前,對他們說:“請喝酒!” 但他們說:“我們不喝酒,因為我們的祖先利甲的兒子約拿達曾吩咐我們說:‘你們和你們的子孫永遠都不可喝酒。 你們也不可建造房屋,不可撒種,不可栽種或擁有葡萄園;你們一生的日子只可住帳棚,使你們在寄居的地上活得長久。’ 我們的祖先利甲的兒子約拿達吩咐我們的一切話,我們都聽從了;我們和我們的妻子兒女,終生都不喝酒, 不建造房屋居住,也沒有葡萄園、田地和種子。 10 我們只住帳棚;我們聽從祖先約拿達吩咐我們的一切話,並且照著去行。 11 但是,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上來攻打這地的時候,我們就說:‘來吧!為了迦勒底和亞蘭人的軍隊的緣故,我們到耶路撒冷去。’這樣,我們才住在耶路撒冷。”

責備人民不遵守 神的誡命

12 耶和華的話臨到耶利米,說: 13 “萬軍之耶和華以色列的 神這樣說:你去對猶大人和耶路撒冷的居民說:‘你們不接受管教,不聽我的話嗎?’這是耶和華的宣告。 14 ‘利甲的兒子約拿達吩咐他的子孫不可喝酒的話,他們已經實行了,他們直到今日都不喝酒,因為他們聽從了他們祖先的吩咐。至於我,我不斷告誡你們,你們卻不聽從我。 15 我不斷差遣我的僕人眾先知到你們那裡去,對你們說:你們各人要悔改,離開自己的惡道,改正你們的行為,不可隨從事奉別神;這樣,你們就可以住在我賜給你們和你們列祖的土地上。只是你們毫不在意,也沒有聽從我。 16 利甲的兒子約拿達的子孫實行了他們祖先吩咐他們的命令,但這人民沒有聽從我。’ 17 因此,耶和華萬軍的 神、以色列的 神這樣說:‘看哪!我必使我對他們預告過的一切災禍,臨到猶大人和耶路撒冷所有的居民,因為我對他們說話,他們卻不聽從;我呼喚他們,他們卻不回應。’”

利甲族因謹守遺訓而得福

18 耶利米對利甲族人說:“萬軍之耶和華以色列的 神這樣說:‘因為你們聽從了你們祖先約拿達的吩咐,謹守他的一切命令,又照著他吩咐你們的一切去行。’ 19 所以,萬軍之耶和華以色列的 神這樣說:‘利甲的兒子約拿達必永遠不斷有人在我面前侍立。’”

耶和華命令耶利米寫書卷

36 猶大王約西亞的兒子約雅敬第四年,耶和華那裡有這話臨到耶利米,說: “你取一卷書卷來,在上面寫下我在約西亞作王的時候開始,直到今日,對你所說論到以色列和猶大,以及列國的一切話。 或者猶大家聽見我想要降給他們的一切災禍,各人就回轉,離開自己的惡道,我就赦免他們的罪孽和罪惡。”

耶利米吩咐巴錄宣讀書卷

於是耶利米把尼利亞的兒子巴錄叫了來,巴錄就從耶利米口中,把耶和華向耶利米所說的一切話,都寫在書卷上。 耶利米吩咐巴錄說:“我被阻止,不能進耶和華的殿裡去。 所以你要進去,趁禁食的日子,在耶和華的殿裡,向眾人宣讀書卷上的話,就是你從我口中所錄下耶和華的話。你要向從猶大各城來的人宣讀。 也許他們會向耶和華懇求,各人回轉,離開自己的惡道,因為耶和華向這人民所說要發的怒氣和烈怒是很大的。” 尼利亞的兒子巴錄就照著耶利米先知吩咐的一切去行,在耶和華的殿裡宣讀書上耶和華的話。

猶大王約西亞的兒子約雅敬第五年九月,耶路撒冷的眾民,和所有從猶大各城來到耶路撒冷的人民,都在耶和華面前宣告禁食。 10 巴錄就在耶和華的殿裡,向眾民宣讀書上耶利米的話。那時他是在沙番的兒子書記基瑪利雅的房間裡,這房間是在上院,靠近耶和華殿裡新門的入口。

11 沙番的孫子基瑪利雅的兒子米該亞,聽見了書上耶和華的一切話, 12 就下到王宮,進入書記的房間裡;所有領袖都在那裡坐著,他們是書記以利沙瑪、示瑪雅的兒子第萊雅、亞革波的兒子以利拿單、沙番的兒子基瑪利雅、哈拿尼雅的兒子西底家和所有其餘的領袖。 13 米該亞就把所聽見的一切都告訴他們,就是巴錄向眾人宣讀那書的時候,他所聽見的。 14 於是所有的領袖差派古示的曾孫、示利米雅的孫子、尼探雅的兒子猶底,去見巴錄,說:“請你把向眾人宣讀的那書卷親自拿來。”尼利亞的兒子巴錄就把書卷親自帶到他們那裡。 15 他們對他說:“請坐下,念給我們聽。”巴錄就向他們宣讀。 16 他們聽見這一切話,就驚懼起來,面面相覷,對巴錄說:“我們必須把這一切話稟告王。” 17 他們向巴錄說:“請告訴我們,你怎樣寫下這一切話,是耶利米親口說的嗎?” 18 巴錄對他們說:“這一切話是他親口向我講述的,我就用墨寫在書上。” 19 眾領袖對巴錄說:“你和耶利米都要去躲藏起來;不要給人知道你們在甚麼地方。”

王焚燒書卷

20 眾領袖把書卷存在書記以利沙瑪的房間裡,然後進內院去見王,把這一切話都稟告給王聽。 21 於是王差派猶底去把書卷拿來;猶底就從書記以利沙瑪的房間裡把書卷取來,向王和所有侍立在王左右的領袖宣讀。 22 那時正是九月,王坐在冬宮裡,在他面前有一盆炭火燒著。 23 每逢猶底宣讀完三四段,王就用書記的小刀把書割破,丟進盆中的火裡,直到全卷都在盆中的火裡燒盡了。 24 王和他所有聽見這一切話的臣僕,都不驚懼,也不撕裂衣服。 25 雖然以利拿單、第萊雅和基瑪利雅懇求王不要燒這書卷,王卻不聽他們, 26 更吩咐王子耶拉篾、亞次列的兒子西萊雅和亞伯疊的兒子示利米雅,去捉拿文士巴錄和耶利米先知;但耶和華把他們隱藏起來。

預言焚燒書卷者必遭重災

27 王燒了那載有巴錄從耶利米口中錄下的話的書卷以後,耶和華的話又臨到耶利米,說: 28 “你再取一書卷來,把猶大王約雅敬燒掉的前一書卷裡原來的一切話,都寫在書卷上面。 29 論到猶大王約雅敬你要說:‘耶和華這樣說:你燒了那書卷,說:你為甚麼在上面寫著說:巴比倫王一定來,毀滅這地,使地上的人畜都滅絕呢? 30 因此,耶和華論到猶大王約雅敬這樣說:他的後代必沒有人坐在大衛的王位上;他的屍體必拋棄在外,日間受炎熱,夜間受寒霜。 31 我必懲罰他和他的後裔,以及他臣僕的罪孽;我必使我對他們預告過的一切災禍,臨到他們和耶路撒冷的居民,以及猶大人的身上;他們卻不聽從。’”

命巴錄重寫書卷

32 於是耶利米取了另一卷書卷,交給尼利亞的兒子文士巴錄;巴錄就從耶利米的口中,把猶大王約雅敬在火中燒掉的那書上的一切話,都寫在書卷上,還加上很多類似的話。

西底家求耶利米代禱

37 約西亞的兒子西底家代替約雅敬的兒子哥尼雅作王;西底家是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所立在猶大地作王的。 西底家和他的臣僕,以及那地的人民,都不聽從耶和華藉耶利米先知所傳的話。

西底家王差派示利米雅的兒子猶甲和瑪西雅祭司的兒子西番雅,去見耶利米先知,說:“請你為我們向耶和華我們的 神禱告。” 那時,耶利米還可以在民眾中間自由行動,因為他們還沒有把他關進監獄裡。 法老的軍隊已經從埃及出來;那些圍困耶路撒冷的迦勒底人聽見了他們的風聲,就從耶路撒冷撤退了。

那時,耶和華的話臨到耶利米先知, “耶和華以色列的 神這樣說:你們要對差派你們來求問我的猶大王這樣說:‘看哪!那出來幫助你們的法老的軍隊,必回到他們的埃及本地去。 迦勒底人必回來,攻擊這城,佔領這城,放火燒毀這城。’ 耶和華這樣說:你們不要自己欺騙自己,說:‘迦勒底人必定離開我們!’因為他們必不離開。 10 即使你們擊敗了那攻打你們的迦勒底全軍,他們中間只剩下一些受重傷的人,他們也必各從自己的帳棚裡起來,放火燒毀這城。’”

耶利米被囚禁

11 迦勒底人的軍隊因懼怕法老的軍隊而從耶路撒冷撤退的時候, 12 耶利米離開耶路撒冷,往便雅憫地去,要在那裡,在同鄉中間,取得自己的產業。 13 他到了便雅憫門,那裡有一個守衛的長官,名叫伊利雅,是哈拿尼雅的孫子、示利米雅的兒子;他拿住耶利米先知,說:“你想去投降迦勒底人!” 14 耶利米說:“這是謊話!我並不是去投降迦勒底人。”但伊利雅不聽他,仍拿住他,把他帶到眾領袖那裡。 15 眾領袖都惱怒耶利米,就打他,並且把他關進監裡,就是在書記約拿單的房子裡,因為他們已把這房子改作監獄。 16 耶利米進了地牢裡的一個囚房,在那裡監禁了多日。

17 後來,西底家王派人去把他帶出來;王在自己的宮中私下問他,說:“從耶和華那裡有話來嗎?”耶利米回答:“有!”又說:“你必交在巴比倫王的手中。” 18 耶利米再對西底家王說:“我有甚麼得罪你,或你的臣僕,或這人民,你竟然把我送進監獄裡呢? 19 你們的先知曾向你們預言說:‘巴比倫王必不會來攻擊你們和這地。’他們現今在哪裡呢? 20 我主我王啊!現在求你垂聽,求你容我向你懇求!不要把我送回書記約拿單的房子去,免得我死在那裡。” 21 於是西底家王下令,把耶利米拘留在衛兵的院子裡;他們每天從餅鋪街拿一個餅給他,直到城裡的餅都吃光了。耶利米就這樣留在衛兵的院子裡。

Chinese New Version (Traditional) (CNVT)

Chinese New Version (CNV). Copyright © 1976, 1992, 1999, 2001, 2005 by Worldwide Bible Soc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