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Page Options
Previous Prev Day Next DayNext

Book of Common Prayer

Daily Old and New Testament readings based on the Book of Common Prayer.
Duration: 861 days
Chinese Standard Bible (Traditional) (CSBT)
Version
Error: '詩篇 61-62' not found for the version: Chinese Standard Bible (Traditional)
Error: '詩篇 68 ' not found for the version: Chinese Standard Bible (Traditional)
Error: Book name not found: Wis for the version: Chinese Standard Bible (Traditional)
羅馬書 12

活的祭物

12 所以弟兄們,我藉著神的各樣憐憫勸你們,要把自己的身體獻上,做為聖潔、蒙神喜悅的活祭;這是你們理所當然的[a]事奉。 不要效法這世代,要藉著理性的更新而改變,使你們可以分辨什麼是神的旨意——那美善、可喜悅、完美的旨意。

成為一體

我藉著所賜給我的恩典,對你們中間的每個人說:不要自視過高,過於所當看的,而要照著神所分給每個人信心的尺度,清醒地看自己。 正如我們一個身體有很多部分[b],而且各部分都有不同的功用; 照樣,我們這許多人,在基督裡是一個身體,而且各個部分都彼此相屬。 照著所賜給我們的恩典,我們各有不同的恩賜:

如果是做先知傳道[c]的恩賜[d],就按照信心的程度用它[e]
如果是服事的,就用在服事上;
如果是教導的,就用在教導上;
如果是勸勉的,就用在勸勉上;
分享的,要慷慨;
帶領[f]的,要殷勤;
憐憫人的,要甘心樂意。

基督徒的行為規範

愛,不要虛假;要厭棄惡、持守善; 10 要以弟兄之情彼此相愛,以尊敬之心彼此謙讓, 11 殷勤而不懶惰,靈裡時時火熱,常常服事主。 12 在盼望中要歡喜,在患難裡要忍耐,在禱告上要恆切。 13 要分擔聖徒的缺乏;盡力款待客旅。 14 要祝福那些逼迫你們的人;要祝福,不要詛咒。 15 要與快樂的人一同快樂;與哀哭的人一同哀哭。 16 要彼此同心;不要心高氣傲,而要俯就卑微[g]的人;不要自以為聰明。 17 不要對任何人以惡報惡;要敬重所有的人看為美善的事; 18 如果有可能,盡量在你們的事上與所有的人和睦。 19 各位蒙愛的人哪,不要自己報復,寧可給神的震怒留地步,因為經上記著:「主說:報應在我,我將回報。」[h] 20 不但如此,

「如果你的敵人[i]餓了,就給他吃;
如果他渴了,就給他喝;
因為你這樣做,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頭上。」[j]

21 不要被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

路加福音 8:1-15

供應耶穌的婦女們

不久以後,耶穌走遍各個城鎮鄉村,講道、傳神國的福音。與他在一起的有十二使徒[a] 還有一些從邪靈和疾病中被解脫出來[b]、得了痊癒的婦女,其中有那稱為茉大拉瑪麗亞,從她身上曾經有七個鬼魔被趕出來, 又有希律的管家苦撒的妻子約亞娜,以及蘇珊娜和許多別的婦女,她們都用自己所擁有的來服事耶穌和門徒們[c]

撒種的比喻

那時,有一大群人聚集,又有人從各城鎮來到耶穌那裡,耶穌就用比喻說: 「有一個撒種的出去撒種。他撒的時候,有的種子落在路邊,被人踐踏,天空的飛鳥也把它吃掉了。 有的落在岩石上,一長出來就枯萎了,因為得不到水份。 有的落進荊棘叢裡,荊棘與它一起生長,把它擠住了。 但另有落進好土壤裡的,長起來,結出百倍的果實。」耶穌講完這些話,就大聲說:「凡是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用比喻的原因

耶穌的門徒們問他這比喻到底是什麼意思。 10 他說:「神國的奧祕已經賜下來讓你們知道,但是對其他的人就用比喻。這是為要使

『他們看,卻看不見;
聽,卻不領悟。』[d]

解明撒種的比喻

11 「原來,這個比喻是這樣的。那種子就是神的話語[e] 12 那『路邊之地』,是這樣的人:他們聽了這話語,然後魔鬼就來,從他們心裡把話語奪走,免得他們信而得救。 13 那『岩石』,是這樣的人:他們一旦聽了,就懷著喜樂的心接受了這話語;可是這些人沒有根,他們暫時相信,而在試煉的時候,就離開信仰[f]了。 14 種子落在其中的那『荊棘叢』,是這樣的人:他們聽了,卻走自己的路[g],被今生的憂慮、財富和享樂擠住了,結不出成熟的果實。 15 那『好土壤』,是這樣的人:他們聽了這話語,以誠實美善的心持守它,並且在忍耐中結出果實。

Chinese Standard Bible (Traditional) (CSBT)

Copyright © 2011 by Global Bible Initia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