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Page Options
Previous Prev Day Next DayNext

Revised Common Lectionary (Semicontinuous)

Daily Bible readings that follow the church liturgical year, with sequential stories told across multiple weeks.
Duration: 1245 days
Chinese New Version (Traditional) (CNVT)
Version
诗篇 93

稱頌 神的威嚴與大能

93 耶和華作王,他以威嚴為衣;

耶和華以威嚴為衣,以能力束腰,

世界就得以堅立,永不動搖。

你的寶座自古就立定,

你從亙古就存在。

耶和華啊!大水揚起了,

大水揚起了聲音,

大水揚起了澎湃的波浪。

耶和華在高處大有能力,

勝過大水的響聲,

勝過海中的巨浪。

耶和華啊!你的法度極為確定;

你的殿永遠被稱為聖是合宜的。

历代志下 34:20-33

20 吩咐希勒家和沙番的兒子亞希甘、米迦的兒子亞比頓、書記沙番,以及王的臣僕亞撒雅,說: 21 “你們去,為我、也為以色列和猶大的餘民,求問耶和華關於我們發現的這書上的話;因為我們的列祖沒有謹守耶和華的話,也沒有照著這書上所記的一切去行,所以耶和華才向我們大發烈怒。”

女先知戶勒大的預言(A)

22 於是希勒家和王所差派的人(《馬索拉文本》沒有“差派的人”)去見女先知戶勒大。戶勒大是掌管禮服的沙龍的妻子;沙龍是哈斯拉的孫子、特瓦的兒子;戶勒大住在耶路撒冷第二區;他們對戶勒大這樣說了。 23 她就回答他們:“耶和華以色列的 神這樣說:‘你們對那差你們來見我的人說: 24 耶和華這樣說:我要按著在猶大王面前誦讀的那卷書上所寫的一切咒詛,降災在這地和這地的居民身上。 25 因為他們離棄了我,向別的神燒香,用他們手所做的惹我發怒,所以我的忿怒必傾倒在這地上,總不熄滅。 26 至於那派你們來求問耶和華的猶大王,你們要這樣對他說:耶和華以色列的 神這樣說:論到你聽見的話; 27 因為你聽了我指著這地方和這裡的居民所說的話,就心裡感動,在 神面前謙卑;你既然在我的面前謙卑,又撕裂衣服,在我的面前哭泣,所以我就垂聽你的禱告;這是耶和華的宣告。 28 我必使你歸到你的列祖那裡去,你必平平安安歸入你的墳墓。我所要降在這地方和這地上的居民身上的一切災禍,你必不會親眼看見。’”他們就把這番話回覆王去了。

王宣讀約書並與 神立約(B)

29 於是王派人把猶大和耶路撒冷的眾長老都召集了來。 30 王和猶大眾人、耶路撒冷的居民、祭司、利未人,以及所有的人民,無論大小,都一同上耶和華的殿去;王就把在耶和華殿裡發現的約書上的一切話,都誦讀給他們聽。 31 王站在他的位上,在耶和華面前立約,要一心一意跟隨耶和華,謹守他的誡命、法度和律例,實行這書上所記立約的誓言。 32 他又使所有在耶路撒冷和便雅憫的人,都順從這約。於是耶路撒冷的居民,都遵照他們列祖的 神的約而行。 33 約西亞在以色列人所屬的各地,把一切可憎的物盡都除掉,使所有在以色列的人都事奉耶和華他們的 神。約西亞在世的日子,人民都跟隨耶和華他們列祖的 神,總不離開。

路加福音 2:25-38

25 在耶路撒冷有一個人,名叫西面,這人公義虔誠,一向期待以色列的安慰者來到,又有聖靈在他身上。 26 聖靈啟示他,在死前必得見主所應許的基督, 27 他又受聖靈感動進了聖殿。那時,耶穌的父母抱著孩子進來,要按著律法的規矩為他行禮。 28 西面就把他接到手上,稱頌 神說:

29 “主啊,現在照你的話,

釋放僕人平平安安地去吧!

30 因我的眼睛已經看見你的救恩,

31 就是你在萬民面前所預備的,

32 為要作外族人啟示的光,

和你民以色列的榮耀。”

33 他父母因論到他的這些話而希奇。 34 西面給他們祝福,對他母親馬利亞說:“看哪!這孩子被立,要叫以色列中許多人跌倒,許多人興起,又要成為反對的目標, 35 (你自己的心也會被刀刺透,)這樣,許多人心中的意念就要被揭露出來。” 36 又有一個女先知,就是亞拿,是亞設支派法內利的女兒。她已經上了年紀,從童女出嫁,和丈夫住了七年, 37 就寡居了,直到八十四歲(“就寡居了,直到八十四歲”或譯:“就寡居了八十四年”)。她沒有離開過聖殿,以禁食和禱告晝夜事奉主。 38 就在那時候,她前來稱謝 神,並且向期待耶路撒冷蒙救贖的眾人,講論孩子的事。

Chinese New Version (Traditional) (CNVT)

Chinese New Version (CNV). Copyright © 1976, 1992, 1999, 2001, 2005 by Worldwide Bible Soc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