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Page Options
Previous Prev Day Next DayNext

Read the New Testament in 24 Weeks

A reading plan that walks through the entire New Testament in 24 weeks of daily readings.
Duration: 168 days
Chinese Union Version Modern Punctuation (Traditional) (CUVMPT)
Version
提摩太前書 5-6

當如何規勸老幼男女

不可嚴責老年人,只要勸他如同父親;勸少年人如同弟兄; 勸老年婦女如同母親;勸少年婦女如同姐妹,總要清清潔潔的。 要尊敬那真為寡婦的。 若寡婦有兒女,或有孫子、孫女,便叫他們先在自己家中學著行孝,報答親恩,因為這在神面前是可悅納的。 那獨居無靠、真為寡婦的,是仰賴神,晝夜不住地祈求禱告。 但那好宴樂的寡婦,正活著的時候也是死的。 這些事你要囑咐她們,叫她們無可指責。 人若不看顧親屬,就是背了真道,比不信的人還不好,不看顧自己家裡的人更是如此。

寡婦如何始登冊

寡婦記在冊子上,必須年紀到六十歲,從來只做一個丈夫的妻子, 10 又有行善的名聲,就如養育兒女,接待遠人,洗聖徒的腳,救濟遭難的人,竭力行各樣善事。 11 至於年輕的寡婦,就可以辭她,因為她們的情慾發動,違背基督的時候,就想要嫁人。 12 她們被定罪,是因廢棄了當初所許的願。 13 並且她們又習慣懶惰,挨家閒遊;不但是懶惰,又說長道短,好管閒事,說些不當說的話。 14 所以我願意年輕的寡婦嫁人,生養兒女,治理家務,不給敵人辱罵的把柄; 15 因為已經有轉去隨從撒旦的。 16 信主的婦女,若家中有寡婦,自己就當救濟她們,不可累著教會,好使教會能救濟那真無倚靠的寡婦。

當敬奉善於管理教會的長老

17 那善於管理教會的長老,當以為配受加倍的敬奉,那勞苦傳道教導人的更當如此。 18 因為經上說:「牛在場上踹穀的時候,不可籠住牠的嘴。」又說:「工人得工價是應當的。」 19 控告長老的呈子,非有兩三個見證就不要收。 20 犯罪的人,當在眾人面前責備他,叫其餘的人也可以懼怕。 21 我在神和基督耶穌並蒙揀選的天使面前囑咐你:要遵守這些話,不可存成見,行事也不可有偏心。 22 給人行按手的禮不可急促,不要在別人的罪上有份,要保守自己清潔。 23 因你胃口不清,屢次患病,再不要照常喝水,可以稍微用點酒。 24 有些人的罪是明顯的,如同先到審判案前;有些人的罪是隨後跟了去的。 25 這樣,善行也有明顯的,那不明顯的也不能隱藏。

僕人當恭敬主人

凡在軛下做僕人的,當以自己主人配受十分的恭敬,免得神的名和道理被人褻瀆。 僕人有信道的主人,不可因為與他是弟兄就輕看他,更要加意服侍他,因為得服侍之益處的,是信道蒙愛的。你要以此教訓人,勸勉人。

當遠避爭論言辭的人

若有人傳異教,不服從我們主耶穌基督純正的話與那合乎敬虔的道理, 他是自高自大,一無所知,專好問難,爭辯言辭,從此就生出嫉妒、紛爭、毀謗、妄疑, 並那壞了心術、失喪真理之人的爭競。他們以敬虔為得利的門路。 然而,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 因為我們沒有帶什麼到世上來,也不能帶什麼去。 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

貪財是萬惡之根

但那些想要發財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網羅和許多無知有害的私慾裡,叫人沉在敗壞和滅亡中。 10 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了真道,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

當持定永生

11 但你這屬神的人要逃避這些事,追求公義、敬虔、信心、愛心、忍耐、溫柔。 12 你要為真道打那美好的仗,持定永生;你為此被召,也在許多見證人面前已經作了那美好的見證。 13 我在叫萬物生活的神面前,並在向本丟彼拉多作過那美好見證的基督耶穌面前囑咐你: 14 要守這命令,毫不玷汙,無可指責,直到我們的主耶穌基督顯現。 15 到了日期,那可稱頌、獨有權能的萬王之王、萬主之主, 16 就是那獨一不死,住在人不能靠近的光裡,是人未曾看見也是不能看見的,要將他顯明出來。但願尊貴和永遠的權能都歸給他!阿們。

勸人在好事上富足

17 你要囑咐那些今世富足的人,不要自高,也不要倚靠無定的錢財,只要倚靠那厚賜百物給我們享受的神。 18 又要囑咐他們行善,在好事上富足,甘心施捨,樂意供給[a]人, 19 為自己積成美好的根基,預備將來,叫他們持定那真正的生命。

20 提摩太啊,你要保守所託付你的,躲避世俗的虛談和那敵真道、似是而非的學問。 21 已經有人自稱有這學問,就偏離了真道。

願恩惠常與你們同在!

Chinese Union Version Modern Punctuation (Traditional) (CUVMPT)

Copyright © 2011 by Global Bible Initia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