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Page Options
Previous Prev Day Next DayNext

M’Cheyne Bible Reading Plan

The classic M'Cheyne plan--read the Old Testament, New Testament, and Psalms or Gospels every day.
Duration: 365 days
Chinese New Version (Traditional) (CNVT)
Version
利未记 7

贖愆祭

“贖愆祭的律例是這樣:這祭是至聖的。 人在甚麼地方宰殺燔祭牲,就要在那裡宰殺贖愆祭牲,牠的血要潑在祭壇的四周。 祭司要把祭牲的一切脂肪都獻上,就是肥尾巴和遮蓋內臟的脂肪, 以及兩個腎、腎上近腰旁的脂肪和腎旁的肝葉,一起取下。 然後把這些焚燒在祭壇上,作獻給耶和華的火祭,這是贖愆祭。 祭司家中的男丁,都可以吃祭牲的肉,要在聖潔的地方吃;這是至聖的。 贖罪祭怎樣,贖愆祭也怎樣;兩個祭的律例相同;祭物要歸主持贖罪的祭司, 祭司替人獻燔祭,祭牲的皮要歸獻燔祭的祭司。 一切在爐裡烤的,或在淺鍋裡或在煎盤上做的素祭,都要歸給那獻祭的祭司。 10 一切用油調和,或是乾的素祭,都要歸給亞倫所有的子孫,大家均分。

平安祭

11 “獻給耶和華的平安祭的律例是這樣: 12 人若是為感恩獻祭,就要用調油的無酵餅和抹了油的無酵薄餅,以及用油調和了細麵做的餅,與感恩祭一同獻上。 13 他要把他的供物,連同有酵的餅,跟那為感恩而獻的平安祭,一起獻上。 14 他要從各物中,取出一個餅作為舉祭,獻給耶和華,歸給那潑平安祭牲之血的祭司。

15 “為感恩而獻的平安祭的肉,只能在獻祭那日吃,一點也不可留到早晨。 16 他獻的供物若是還願祭,或是甘心祭,獻祭那日可以吃;剩下的,第二天也可以吃。 17 還剩下的祭肉,到了第三天,就要用火燒掉。 18 如果在第三天吃平安祭的肉,必不蒙悅納,他獻上的也不再算為祭,因為祭肉已經成為不潔;吃這肉的人,必擔當自己的罪責。

19 “祭肉若是接觸了任何不潔,就不可以吃,要用火燒掉。潔淨的人才可以吃祭肉; 20 身上不潔淨的人吃了獻與耶和華的平安祭的祭肉,那人必從自己的族人中被剪除。 21 人若是摸了任何不潔,或是人的污穢,或是牲畜的污穢,或是任何不潔淨的可憎之物,然後吃獻給耶和華的平安祭的肉,那人必從自己的族人中被剪除。”

22 耶和華對摩西說: 23 “你要告訴以色列人說:所有公牛、綿羊或是山羊的脂肪,你們都不可吃。 24 自死的或被野獸撕裂的動物的脂肪,可以作別的用途,只是你們決不可吃。 25 因為無論何人吃了獻給耶和華為火祭的牲畜的脂肪,那吃的人就必從自己的族人中被剪除。 26 在你們的一切住處,任何血,無論是飛鳥或是牲畜的,你們都不可吃。 27 無論誰吃了甚麼血,那人必從自己的族人中被剪除。”

祭司的分與權利

28 耶和華對摩西說: 29 “你要告訴以色列人:向耶和華獻平安祭的,必須從他的平安祭中取出奉給耶和華的供物。 30 親手把獻給耶和華的火祭帶來,就是把脂肪連胸帶來,在耶和華面前搖一搖,作為搖祭。 31 祭司要把脂肪焚燒在祭壇上,胸歸給亞倫和他的子孫。 32 你們要從平安祭牲中,拿右後腿來作舉祭,奉給祭司。 33 亞倫的子孫中,誰獻平安祭牲的血和脂肪,右後腿就歸給他,是他的分。 34 因為我從以色列人的平安祭中,取出了這搖祭的胸和舉祭的後腿,給亞倫祭司和他的子孫,成為以色列人中永遠的律例。

35 “這是亞倫和他子孫,從奉獻他們作耶和華的祭司那日開始,受膏立應得的分。 36 就是耶和華膏立他們的時候,命令以色列人給他們的。這是世世代代永遠的律例。”

結語

37 以上關於燔祭、素祭、贖罪祭、贖愆祭、承受聖職祭和平安祭的律例, 38 都是耶和華在西奈山吩咐摩西的,就是他在西奈的曠野吩咐以色列人,把他們的供物獻給耶和華的時候所說的。

诗篇 7-8

呼求 神秉公審判

大衛因便雅憫人古實的話,向耶和華所唱的“士迦庸”。

耶和華我的 神啊!我已經投靠了你,

求你拯救我脫離所有追趕我的人。

求你搭救我,

免得他們像獅子一般把我撕裂,

把我撕碎的時候,也沒有人搭救。

耶和華我的 神啊!如果我作了這事,

如果我手中有罪孽,

如果我以惡回報那與我為友的人,

或是無故掠奪與我為敵的人,

就任憑仇敵追趕我,直到追上,

把我的性命踐踏在地上,

使我的光榮歸於塵土。(細拉)

耶和華啊!求你在怒中起來,

求你挺身而起,抵擋我敵人的暴怒,

求你為我興起;你已經出令施行審判。

願萬民聚集環繞你,

願你歸回高處,統管他們。

願耶和華審判萬民。

耶和華啊!求你按著我的公義,

照著我心中的正直判斷我。

願惡人的惡行止息,

願你使義人堅立。

公義的 神啊!

你是察驗人心腸肺腑的。

10  神是我的盾牌,

他拯救心裡正直的人。

11  神是公義的審判者,

他是天天向惡人發怒的 神。

12 如果人不悔改,

 神必把他的刀磨快。

 神已經把弓拉開,準備妥當。

13 他親自預備了致命的武器,

他使所射的箭成為燃燒的箭。

14 看哪!惡人為了罪孽經歷產痛,

他懷的是惡毒,生下的是虛謊。

15 他挖掘坑穴,挖得深深的,

自己卻掉進所挖的陷阱裡。

16 他的惡毒必回到自己的頭上,

他的強暴必落在自己的頭頂上。

17 我要照著耶和華的公義稱謝他,

歌頌至高者耶和華的名。

 神的威嚴,人的尊貴

大衛的詩,交給詩班長,用“迦特”的樂器。

耶和華我們的主啊!

你的名在全地是多麼威嚴,

你把你的榮美彰顯在天上。

因你仇敵的緣故,

你從小孩和嬰兒的口中,

得著了讚美(“得著了讚美”或譯:“建立了能力”),

使仇敵和報仇的無話可說。

我觀看你手所造的天,

和你所安放的月亮和星星。

啊!人算甚麼,你竟記念他?

世人算甚麼,你竟眷顧他?

你使他比天使(“天使”或譯:“ 神”)低微一點,

卻賜給他榮耀尊貴作冠冕。

你叫他管理你手所造的,

把萬物都放在他的腳下,

就是所有的牛羊、

田間的走獸、

空中的飛鳥、海裡的魚,

和海裡游行的水族。

耶和華我們的主啊!

你的名在全地是多麼威嚴。

箴言 22

敬畏 神得真財富

22 名譽勝過多財,

恩寵勝過金銀。

世上有財主,也有窮人,

兩者都是耶和華所造的。

精明人看見災禍,就躲藏起來;

愚蒙人卻往前走,自取禍害。

謙卑和敬畏耶和華的賞賜,

就是財富、榮耀和生命。

奸詐人的道路,滿布荊棘和網羅;

謹慎自己的,必遠離這些。

教養孩童走他當行的路,

就是到老,他也不會偏離。

財主管轄窮人,

欠債的作債主的奴僕。

散播邪惡的,必收禍害;

他忿怒的杖終必毀掉。

心存良善看人的,必蒙賜福;

因為他把自己的食物分給窮人。

10 趕走好譏笑人的,紛爭就除去;

爭執和恥辱也必止息。

11 喜愛內心潔淨,嘴上有恩言的,

君王要作他的朋友。

12 耶和華的眼目護衛知識,

卻傾覆奸詐人的話。

13 懶惰人說:“外面有獅子,

我在街上必被殺害。”

14 淫婦的口是深坑,

耶和華所惱恨的必陷在其中。

15 愚妄束縛孩童的心,

管教的杖可以把愚妄遠遠驅除。

16 欺壓窮人為要增加自己財富的,

送禮給財主的,必致窮乏。

待人處事需仁慈謹慎

17 你要留心聽智慧人的言語,

專心領受我的知識。

18 如果你心裡謹守,

嘴唇上常常誦念這一切,自會覺得甘美。

19 我今日特別指教你,

為要使你倚靠耶和華。

20 我不是曾經給你們寫下(“我不是曾經給你們寫下”或譯:“我不是給你們寫了三十條”)

有關謀略和知識的事嗎?

21 要教你認識確實的真理,

使你把真理回覆那差派你來的人。

22 你不可因為貧窮人窮乏,就搶奪他的東西,

也不可在城門口欺壓窮苦人。

23 因為耶和華必為他們伸冤,

搶奪他們的,耶和華也必奪取那人的性命。

24 容易發怒的人,不要與他為友;

脾氣暴躁的人,不要與他來往,

25 免得你效法他的行徑,

自己就陷在網羅裡。

26 不要替別人擊掌擔保,

也不可為欠債的作保證人。

27 如果你沒有甚麼可以償還,

何必使人連你睡覺的床也奪去呢?

28 你的祖先立定古時的地界,

你不可遷移。

29 你見過辦事能幹的人嗎?

他必侍立在君王面前,

必不會侍立在低微的人面前。

帖撒罗尼迦前书 1

問安

保羅、西拉和提摩太,寫信給帖撒羅尼迦、在父 神和主耶穌基督裡的教會。願恩惠平安臨到你們。

帖撒羅尼迦教會的榜樣

我們常常為你們眾人感謝 神,禱告的時候提到你們, 在我們的父 神面前,不住地記念你們信心的工作,愛心的勞苦和因盼望我們主耶穌基督而有的堅忍。  神所愛的弟兄們,我們知道你們是蒙揀選的, 因為我們的福音傳到你們那裡,不單是藉著言語,也是藉著權能,藉著聖靈和充足的信心。為了你們的緣故,我們在你們中間為人怎樣,這是你們知道的。 你們效法了我們,也效法了主,在大患難中,帶著聖靈的喜樂接受了真道。 這樣,你們就成了馬其頓和亞該亞所有信徒的榜樣。 因為不單主的道從你們那裡傳遍了馬其頓和亞該亞,就是你們對 神的信心也傳遍了各處,所以我們不用再說甚麼了。 他們都述說你們是怎樣接待我們,而且怎樣離棄偶像歸向 神,要服事這位又真又活的 神, 10 並且等候他的兒子從天降臨。這就是 神使他從死人中復活,救我們脫離將來的忿怒的那位耶穌。

Chinese New Version (Traditional) (CNVT)

Chinese New Version (CNV). Copyright © 1976, 1992, 1999, 2001, 2005 by Worldwide Bible Soc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