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Page Options
Previous Prev Day Next DayNext

M’Cheyne Bible Reading Plan

The classic M'Cheyne plan--read the Old Testament, New Testament, and Psalms or Gospels every day.
Duration: 365 days
Revised Chinese Union Version (Traditional Script) Shen Edition (RCU17TS)
Version
利未記 23

耶和華的節期

23 耶和華吩咐摩西說: 「你要吩咐以色列人,對他們說:以下是我的節期,是你們要宣告為聖會的耶和華的節期。」

安息日

「六日要做工,第七日是完全安息的安息日,要有聖會;你們任何工都不可做。這是在你們一切的住處向耶和華當守的安息日。」

「以下是你們要按時宣告為聖會的耶和華的節期。」

逾越節和除酵節(A)

「正月十四日黃昏的時候[a],是向耶和華守的逾越節。 這月的十五日是向耶和華守的除酵節;你們要吃無酵餅七日。 第一日要有聖會,任何勞動的工都不可做; 要將火祭獻給耶和華七日。第七日要有聖會,任何勞動的工都不可做。」

初熟莊稼的奉獻

耶和華吩咐摩西說: 10 「你要吩咐以色列人,對他們說:你們到了我賜給你們的地,收割莊稼的時候,要把初熟莊稼中的一捆拿來給祭司。 11 他要把這捆在耶和華面前搖一搖,使你們蒙悅納。祭司要在安息日的次日把這捆搖一搖。 12 搖這捆的那一日,你們要獻一隻一歲沒有殘疾的小公綿羊,給耶和華作燔祭。 13 同獻的素祭是十分之二伊法調了油的細麵,作為獻給耶和華馨香的火祭;同獻的澆酒祭是四分之一欣酒。 14 無論是餅,是烘熟的穀物,是新穗子,你們都不可吃;直等到你們把這供物帶來獻給你們 神的那一天,才可以吃。在你們一切的住處,這要成為你們世世代代永遠的定例。」

七七收穫節(B)

15 「你們要從安息日的次日,就是獻那捆莊稼為搖祭的那日起,計算足足的七個安息日。 16 到第七個安息日的次日,共計五十天,你們要將新的素祭獻給耶和華。 17 要從你們的住處取十分之二伊法細麵,加酵烤成兩個搖祭的餅,作為初熟之物獻給耶和華。 18 又要將七隻一歲沒有殘疾的羔羊、一頭公牛犢、兩隻公綿羊和餅一同奉上。這些要和素祭和澆酒祭一同作為燔祭獻給耶和華,作馨香的火祭獻給耶和華。 19 你們要獻一隻公山羊為贖罪祭,兩隻一歲的小公綿羊為平安祭。 20 祭司要把這些和初熟莊稼做成的餅,與兩隻小公綿羊一同在耶和華面前搖一搖,作為搖祭。這些獻給耶和華的聖物是歸給祭司的。 21 在這一日,你們要宣告聖會;任何勞動的工都不可做。在你們一切的住處,這要成為你們世世代代永遠的定例。

22 「你們在自己的地收割莊稼時,不可割盡田的角落,也不可拾取莊稼所掉落的,要把它們留給窮人和寄居的。我是耶和華—你們的 神。」

新年(C)

23 耶和華吩咐摩西說: 24 「你要吩咐以色列人說:七月初一,你們要守為完全安息的日子,要吹角作紀念,當有聖會。 25 任何勞動的工都不可做;要將火祭獻給耶和華。」

贖罪日(D)

26 耶和華吩咐摩西說: 27 「但是,七月初十是贖罪日;你們要守為聖會,刻苦己心,並要將火祭獻給耶和華。 28 在這一日,任何工都不可做;因為這是贖罪日,要在耶和華—你們的 神面前贖罪。 29 在這一日,凡不刻苦己心的,必從百姓中剪除。 30 凡在這一日做任何工的,我必將他從百姓中除滅。 31 任何工你們都不可做。在你們一切的住處,這要成為你們世世代代永遠的定例。 32 你們要守這日為完全安息的安息日,刻苦己心;從這月初九晚上到次日晚上,你們要守為安息日。」

住棚節(E)

33 耶和華吩咐摩西說: 34 「你要吩咐以色列人說:這七月十五日是住棚節,要向耶和華守這節七日。 35 第一日當有聖會,任何勞動的工都不可做。 36 要將火祭獻給耶和華七日。第八日當守聖會,並要獻火祭給耶和華。這是嚴肅會,任何勞動的工都不可做。

37 「這是耶和華的節期,就是你們要宣告為聖會的節期;要將火祭,就是燔祭、素祭、祭物和澆酒祭,按照每日的規定獻給耶和華。 38 除此之外,還有耶和華的安息日,你們獻給耶和華的供物,一切的還願祭,和一切的甘心祭。

39 「但是,從七月十五日起,你們收藏了地的出產之後,要守耶和華的節期七日。第一日為要完全安息,第八日也要完全安息。 40 第一日,你們要拿美好樹上的果子、棕樹枝、樹葉茂密的枝條和河邊的柳枝,在耶和華—你們的 神面前歡樂七日。 41 每年你們要向耶和華守這節七日。你們在七月裏所守的節,要成為世世代代永遠的定例。 42 你們要住在棚裏七日;凡以色列家出生的人都要住在棚裏, 43 好叫你們世世代代知道,我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地的時候,曾使他們住在棚裏。我是耶和華—你們的 神。」

44 於是,摩西以色列人頒佈了耶和華的節期。

詩篇 30

大衛的詩。獻殿之歌。

感恩的禱告

30 耶和華啊,我要尊崇你,
    因為你救了我,不讓仇敵向我誇耀。
耶和華—我的 神啊,
    我呼求你,你醫治了我。
耶和華啊,你救我的性命脫離陰間,
    使我存活,不至於下入地府。

耶和華的聖民哪,你們要歌頌他,
    要頌揚他神聖的名字[a]
因為,他的怒氣不過是轉眼之間;
    他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
一宿雖然有哭泣,
    早晨便必歡呼。
至於我,我凡事順利,就說:
    「我永不動搖。」
耶和華啊,你曾施恩,使我穩固如山;
    你轉臉不顧,我就驚惶。

耶和華啊,我曾求告你;
    我向耶和華懇求:
「我被害流血,下到地府,有何益處呢?
    塵土豈能稱謝你、傳揚你的信實嗎?
10 耶和華啊,求你應允我,憐憫我!
    耶和華啊,求你幫助我!」

11 你將我的哀哭變為跳舞,
    脫去我的麻衣,為我披上喜樂,
12 使我的靈[b]歌頌你,不致緘默。
    耶和華—我的 神啊,我要稱謝你,直到永遠!

傳道書 6

我見日光之下有一件禍患重壓在人身上, 就是人蒙 神賜他財富、資產和尊榮,以致他心裏所願的一樣都不缺,只是 神使他不能享用,反被外人享用。這是虛空,也是禍患。 人若生一百個兒子,活許多歲數;他即使壽命很長,心裏卻不因福樂而滿足,又不得埋葬;我說,那流掉的胎比他倒好。 因為這胎虛虛而來,暗暗而去,名字被黑暗遮蔽, 而且沒有見過天日,甚麼都不知道,這胎比那人倒享安息。 那人雖然活千年,再活千年,卻不能享福;眾人豈不都歸同一個地方去嗎?

人的勞碌都為口腹,心裏卻不知足。 智慧人比愚昧人有甚麼益處呢?困苦人在眾人面前知道如何行,有甚麼益處呢? 眼睛所看的比心裏妄想的倒好。這也是虛空,也是捕風。

10 先前所有的,早已起了名,人早知道人是如何的,不能與比自己強壯的相爭。 11 話語多,虛空也增多,這對人有甚麼益處呢? 12 人一生虛度的日子,如影兒經過,誰知道甚麼才是對他有益呢?誰能告訴他身後在日光之下會發生甚麼事呢?

提摩太後書 2

基督耶穌的精兵

我兒啊,你要在基督耶穌的恩典上剛強起來。 你在許多見證人面前聽見我所教導的,也要交託給那忠心而又能教導別人的人。 你要和我同受苦難,作基督耶穌的精兵。 凡當兵的,不讓世務纏身,好使那招他當兵的人喜悅。 運動員在比賽的時候,不按規則就不能得冠冕。 勤勞的農夫理當先得糧食。 我所說的話,你要考慮,因為主必在凡事上給你聰明。

要記得耶穌基督,他是大衛的後裔,從死人中復活;這就是我所傳的福音。 我為這福音受苦難,甚至像犯人一樣被捆綁,然而 神的話沒有被捆綁。 10 所以,我為了選民事事忍耐,為使他們也能得到那在基督耶穌裏的救恩和永遠的榮耀。 11 這話是可信的:

我們若與基督同死,也必與他同活;
12 我們若忍耐到底,也必和他一同作王。
我們若不認他,他也必不認我們;
13 我們縱然失信,他仍是可信的,
因為他不能否認自己。

無愧的工人

14 你要向眾人提醒這些事,在 神[a]面前囑咐他們不可在言詞上爭辯;這是沒有益處的,只能傷害聽的人。 15 你當竭力在 神面前作一個經得起考驗、無愧的工人,按着正意講解真理的話。 16 要遠避世俗的空談,因為這等空談會使人進到更不敬虔的地步。 17 他們的話如同毒瘡越爛越大;其中有許米乃腓理徒 18 他們偏離了真理,說復活的事已過去,敗壞了好些人的信心。 19 然而, 神堅固的根基屹立不移;上面有這印記說:「主認得他自己的人」,又說:「凡稱呼主名的人總要離開不義。」

20 大戶人家不但有金器銀器,也有木器瓦器;有作為貴重之用的,有作為卑賤之用的。 21 人若自潔,脫離卑賤的事,必成為貴重的器皿,成為聖潔,合乎主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 22 你要逃避年輕人的私慾,同那以純潔的心求告主的人追求公義、信實、仁愛、和平。 23 但要棄絕那愚拙無知的辯論,因為你知道這等事只會引起爭辯。 24 主的僕人不可爭辯,只要溫和待人,善於教導,恆心忍耐, 25 用溫柔勸導反對的人。也許 神會給他們悔改的心能明白真理, 26 讓他們這些已被魔鬼擄去順從他詭計的人能醒悟過來,脫離他的羅網。

Revised Chinese Union Version (Traditional Script) Shen Edition (RCU17TS)

和合本修訂版經文 © 2006, 2010, 2017 香港聖經公會。蒙允許使用。 Scripture Text of Revised Chinese Union Version © 2006, 2010, 2017 Hong Kong Bible Society. www.hkbs.org.hk/en/ Used by permi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