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Page Options
Previous Prev Day Next DayNext

Revised Common Lectionary (Semicontinuous)

Daily Bible readings that follow the church liturgical year, with sequential stories told across multiple weeks.
Duration: 1245 days
Chinese New Version (Traditional) (CNVT)
Version
诗篇 129

祈求 神使仇敵蒙羞退後

朝聖之歌(原文作“往上行之歌”)。

129 願以色列說:

“從我幼年以來,敵人就多次苦害我。(本節在《馬索拉文本》包括細字標題)

從我幼年以來,敵人雖然多次苦害我,

卻沒有勝過我。

他們好像犁田的人犁在我的背上,

所犁的溝甚長。

但耶和華是公義的,

他砍斷了惡人的繩索。”

願所有恨惡錫安的,

都蒙羞退後。

願他們像屋頂上的草,

尚未長大,就枯乾了;

收割的不夠一把,

捆禾的不夠滿懷。

過路的人也不說:

“願耶和華所賜的福臨到你們;

我們奉耶和華的名祝福你們。”

耶利米书 38:14-28

西底家私會耶利米

14 後來,西底家王派人去把耶利米先知帶到耶和華殿中的第三道門那裡去見他。王對耶利米說:“我要問你一件事,你甚麼都不可以向我隱瞞。” 15 耶利米對西底家說:“我若告訴你,你不是要殺死我嗎?我若向你建議,你必不聽從我。” 16 於是西底家王私下向耶利米起誓,說:“我指著那創造我們生命的永活的耶和華起誓:我決不殺死你,也不把你交在這些尋索你性命的人的手裡。”

耶利米勸西底家出降

17 耶利米對西底家說:“耶和華萬軍的 神、以色列的 神這樣說:‘你若出去歸降巴比倫王的將領,你的性命就可以存活;這城也不會被火焚燒,你和你一家都可以存活。 18 但你若不出去歸降巴比倫王的將領,這城就必交在迦勒底人的手中;他們必放火燒毀這城,你自己也不能從他們的手裡逃脫。’” 19 西底家王對耶利米說:“我害怕那些已向迦勒底人投降的猶大人,恐怕迦勒底人把我交在他們手中,他們就會凌辱我。” 20 耶利米說:“迦勒底人必不會把你交給他們。求你聽從我對你所說的耶和華的話;這樣,你就可以平安無事,你的性命也可以存活。 21 你若拒絕出去投降,耶和華指示我的話就是這樣: 22 看哪!猶大王宮裡所有剩下的婦女,都必被帶出來,去到巴比倫王的將領那裡。那些婦女必對你說:

‘你的盟友煽惑了你,左右了你;

現在你的腳陷在泥沼中,

他們就都離棄你。’

23 你所有的后妃和你的兒女,都必被帶出來,去到迦勒底人那裡;你自己也不能從他們的手裡逃脫,因為你必被巴比倫王的手抓住;這城也必被火燒毀(“這城也必被火燒毀”有古抄本作“你必放火燒毀這城”)。”

王命耶利米要保密

24 西底家對耶利米說:“不要給人知道這些話,這樣你就不會死。 25 眾領袖若聽見了我和你說過話,就會來見你,對你說:‘告訴我們,你對王說了些甚麼?不可向我們隱瞞,我們就不會殺死你。王又對你說了些甚麼?’ 26 你就要對他們說:‘我只是把我的懇求呈到王面前,求他不要把我送回約拿單的房子去,免得我死在那裡。’” 27 所有的領袖果然來見耶利米,查問他;他就照著王所吩咐的這一切話告訴他們。於是他們不再追問他,因為王和他說話的內容沒有給人聽見。 28 這樣,耶利米留在衛兵的院子裡,直到耶路撒冷被攻取的那一天。

哥林多前书 6:1-11

信徒的爭執應由教會審判

你們中間有人和弟兄起了爭執,怎敢告到不義的人面前,卻不告在聖徒面前呢? 你們不知道聖徒要審判世界嗎?既然世界要由你們來審判,難道你們不配審判這些最小的事嗎? 你們不知道我們要審判天使嗎?何況今生的事呢? 你們既然要審判今生的事,為甚麼讓教會不重視的人來審判呢? 我說這話,是要使你們羞愧。難道你們中間沒有一個有智慧的人,能夠審判弟兄之間的事嗎? 你們竟然是弟兄告弟兄,而且告到不信的人面前去嗎? 你們彼此告狀,已經是你們的失敗了。為甚麼不寧願受委屈呢?為甚麼不甘心吃虧呢? 但你們反倒使人受委屈,叫人吃虧,而且他們就是你們的弟兄。 你們不知道不義的人不能承受 神的國嗎?不要自欺,無論是行淫亂的、拜偶像的、姦淫的、作孌童的、親男色的、 10 偷竊的、貪心的、醉酒的、辱罵人的或勒索的,都不能承受 神的國。 11 你們有些人從前也是這樣的,但現在藉著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名,靠著我們 神的靈,都已經洗淨了,聖潔了,稱義了。

Chinese New Version (Traditional) (CNVT)

Chinese New Version (CNV). Copyright © 1976, 1992, 1999, 2001, 2005 by Worldwide Bible Soc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