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 Prev Day Next DayNext

Old/New Testament

Each day includes a passage from both the Old Testament and New Testament.
Duration: 365 days
Chinese Contemporary Bible (Simplified) (CCB)
Version
列王纪上 12-13

北方支派背叛罗波安

12 罗波安前往示剑,因为以色列人都去了那里,要立他为王。 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曾为了躲避所罗门王而逃往埃及,并一直住在那里。他听到消息后,便返回以色列。 以色列人派人去请他,他就和以色列会众去见罗波安,说: “你父亲使我们负担沉重,求你减轻我们的负担吧,我们一定效忠你。”

罗波安对他们说:“你们先回去,三天之后再来见我。”众人就离开了。

罗波安王去征询曾服侍他父亲所罗门的老臣的意见,说:“你们认为我该怎样回复众民?” 他们建议说:“现今王若像仆人一样服侍民众,对他们好言相待,他们会永远做王的仆人。”

罗波安却没有采纳老臣的意见。他又去征询那些和他一起长大的青年臣僚的意见, 说:“民众求我减轻我父亲加给他们的重担。你们认为我该怎样回复他们?”

10 他们说:“民众说你父亲使他们负担沉重,请求你减轻他们的负担。你可以这样回复他们,‘我的小指头比我父亲的腰还粗。 11 我父亲使你们负重担,我要使你们负更重的担子;我父亲用鞭子打你们,我要用刺鞭打你们。’”

12 过了三天,耶罗波安和民众遵照罗波安王的话来见他。 13-14 王没有采纳老臣的建议,而是照青年臣僚的建议,疾言厉色地对他们说:“我父亲使你们负重担,我要使你们负更重的担子!我父亲用鞭子打你们,我要用刺鞭打你们!” 15 王不听民众的请求。这事是出于耶和华的旨意,为要应验祂借示罗人亚希雅先知对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说的话。

16 以色列人见王不听他们的请求,就说:

“我们与大卫有何相干?
我们与耶西的儿子没有关系!
以色列人啊,各自回家吧!
大卫家啊,自己照顾自己吧!”

于是,以色列人各自回家了。 17 但住在犹大城邑的以色列人仍受罗波安统治。 18 罗波安王派劳役总管亚多兰去以色列人那里,以色列人却用石头打死了他,罗波安王连忙上车逃回耶路撒冷。 19 从此,以色列人反叛大卫家,一直到今天。 20 以色列人听说耶罗波安回来了,就请他到会众面前,拥立他做以色列人的王。只有犹大支派仍然效忠大卫家。

21 罗波安回到耶路撒冷,从犹大和便雅悯支派召集了十八万精兵,要攻打以色列人,收复全国。 22 然而,上帝对祂的仆人示玛雅说: 23 “你去告诉所罗门的儿子犹大王罗波安和犹大、便雅悯支派的人以及其他民众, 24 耶和华这样说,‘你们不要上去与以色列同胞交战,都回家吧!今日的景况是出于我的旨意。’”众人听从了耶和华的话,各自回家去了。

耶罗波安背弃上帝

25 耶罗波安在以法莲山区修建示剑城,住在那里。他后来又去修建毗努伊勒。 26 他心想:“国权恐怕会重归大卫家。 27 若百姓去耶路撒冷,在耶和华的殿献祭,他们的心必重新归向他们的主——犹大王罗波安。他们会杀了我,然后投奔犹大王罗波安。” 28 他征询臣僚的意见后,就铸造了两个金牛犊,对民众说:“以色列人啊,你们上耶路撒冷敬拜太麻烦了。这两个金牛犊就是领你们出埃及的神明。” 29 他把一个金牛犊安置在伯特利,另一个安置在但。 30 这使民众陷入罪中,因为他们开始到但去拜金牛犊。

31 耶罗波安又在高岗上修建神庙,任命各样的人做祭司,他们并非利未人。 32 耶罗波安规定每年八月十五日为节期,好像犹大的节期一样。他自己在伯特利的祭坛上向金牛犊献祭烧香,又派神庙的祭司在献祭中司职。 33 在八月十五日,就是他私自为以色列人定为节期的日子,他在伯特利的祭坛上烧香。

上帝的仆人警告耶罗波安

13 有一位上帝的仆人奉耶和华的命令从犹大来到伯特利。那时,耶罗波安正站在祭坛旁烧香。 上帝的仆人奉耶和华的命令向祭坛喊道:“祭坛啊,祭坛啊,耶和华说,必有一子在大卫家出生,他名叫约西亚。他要在你上面杀死这些献祭的祭司,在你上面焚烧人的骨头。”

当日,他又说:“耶和华说要给你们一个征兆,这坛必破裂,坛上的灰必撒出来。”

耶罗波安王听了他的话,就伸手指着他说:“给我拿住他!”但王伸出来的手僵住了,不能收回。 这时,祭坛破裂了,坛上的灰也撒了出来,应验了上帝的仆人奉耶和华之命所说的征兆。

王对上帝的仆人说:“请你为我祷告,求你的上帝耶和华使我的手复原。”于是,上帝的仆人向耶和华祷告,王的手就复原了。 王对上帝的仆人说:“请你跟我回宫,吃点东西吧!我要酬谢你。” 上帝的仆人却说:“你就是把你一半的财富送给我,我也不跟你去,也不在这地方用饭喝水, 因为耶和华吩咐我不可在伯特利用饭喝水,也不可原路返回。” 10 上帝的仆人就从另一条路回去了,没有原路返回。

11 在伯特利住着一位老先知,他儿子们把上帝的仆人那天所行的事和对王所说的话告诉了他。 12 老先知问道:“上帝的仆人走的哪条路?”他的儿子们就把上帝的仆人走的那条路告诉了他。 13-14 于是,他嘱咐儿子们为他备驴,然后骑驴去追赶上帝的仆人,看见他正坐在一棵橡树下,便问:“你就是那位从犹大来的上帝的仆人吗?”他说:“是。” 15 老先知说:“请你跟我一起回家吃饭吧!” 16 上帝的仆人说:“我不能跟你去,也不能跟你在这里吃饭喝水, 17 因为耶和华吩咐我不可在这里用饭喝水,也不可原路返回。” 18 老先知就说:“我也是先知,和你一样。耶和华派天使来吩咐我带你到我家吃饭喝水。” 19 上帝的仆人就随他回家吃饭喝水。

20 席间,耶和华的话临到老先知, 21 他就对从犹大来的上帝的仆人说:“耶和华说,你违背了你的上帝耶和华的命令,没有遵从祂的吩咐, 22 竟然在祂禁止你吃喝的地方吃饭喝水,因此你的尸体必不得安葬在你的祖坟里。”

23 吃喝完了,老先知为他带回家的这位先知备驴启程, 24 这位先知在路上遇到一头狮子,被咬死了,尸体倒在路上,驴和狮子都站在尸体旁边。 25 过路的人看见尸体倒在路上,旁边还站着一头狮子,就去老先知住的城报告这事。 26 老先知听到消息,就说:“这是上帝的仆人,他违背了耶和华的命令,所以耶和华让狮子咬死了他,正应验了耶和华的话。”

27 他吩咐儿子们备好驴, 28 去了那里,看见上帝仆人的尸体倒在路上,驴和狮子站在尸体旁。狮子既没有吃尸体,也没有伤害驴。 29 老先知把尸体驮在驴背上,运回城中为他哀悼, 30 把他葬在自己的坟墓里,哀悼他说:“唉!我的弟兄啊!” 31 安葬之后,老先知又对儿子们说:“我死后,你们要把我跟上帝的仆人合葬,让我们的尸骨在一起。 32 因为他奉耶和华的命令咒诅伯特利的祭坛和撒玛利亚各城的神庙的话必应验。”

33 这事以后,耶罗波安没有改邪归正,他任命各种人做丘坛的祭司,不管谁想做祭司,他都封立他们。 34 这罪使耶罗波安家走向没落,最终彻底灭亡。

路加福音 22:1-30

犹大出卖耶稣

22 除酵节,又名逾越节,快到了。 祭司长和律法教师因为害怕百姓,便密谋如何杀害耶稣。 这时,撒旦进入加略人犹大的心,这人原是十二使徒之一。 他去见祭司长和圣殿护卫长,商议如何把耶稣出卖给他们, 他们喜出望外,答应给犹大一笔酬金。 犹大同意了,便伺机找百姓不在的场合将耶稣交给他们。

最后的晚餐

除酵节到了,那天要宰杀逾越羊羔。 耶稣差派彼得和约翰出去,说:“你们为我们准备逾越节吃的晚餐。”

他们问:“你要我们到哪里去预备呢?”

10 耶稣回答说:“你们进城的时候,一个男子会扛着一瓶水迎面走来,你们要跟着他,他进哪所房子,你们也进去, 11 对房子的主人说,‘老师问你客房在哪里,祂要和门徒在里面吃逾越节的晚餐。’ 12 那主人会带你们到楼上一间布置整齐的大房间,你们就在那里预备吧。”

13 他们进了城,所遇见的果然和耶稣所说的一样。他们便在那里预备逾越节的晚餐。

设立圣餐

14 晚餐时,耶稣和使徒们一同坐席。 15 耶稣对他们说:“我一直盼望在受难之前和你们同吃这个逾越节的宴席。 16 我告诉你们,在这宴席成就在上帝的国度之前,我不会再吃这宴席了。”

17 祂接过杯来,祝谢后,说:“你们拿去分着喝吧。 18 我告诉你们,在上帝的国降临之前,我不会再喝这葡萄酒了。”

19 接着,祂拿起饼来,祝谢后,掰开递给他们,说:“这是我为你们牺牲的身体,你们今后也要这样做,以纪念我。”

20 饭后,祂又举起杯来,说:“这杯是用我的血立的新约,这血是为你们流的。

21 “但是看啊,那出卖我之人的手和我的手都在桌子上。 22 按照所定的,人子要死去,但那出卖人子的人有祸了!” 23 他们开始彼此追问谁会出卖耶稣。

谁最伟大

24 门徒又开始争论他们当中谁最伟大。 25 耶稣对他们说:“外族人有君王统治他们,那些统治者被称为恩主, 26 但你们不可这样。相反,你们中间地位最高的,要像最卑微的;做首领的,要像服侍人的。 27 坐着吃饭的和伺候的哪个地位高呢?难道不是坐着的那个吗?然而,我在你们当中是服侍人的。

28 “在我患难之时,你们一直在我身边, 29 所以,我父怎样将国赐给我,我也照样将国赐给你们, 30 使你们在我的国中和我一同坐席,并且坐在宝座上审判以色列的十二个支派。”

Chinese Contemporary Bible (Simplified) (CCB)

Chinese Contemporary Bible Copyright © 1979, 2005, 2007, 2011 by Biblica® Used by permission. All rights reserved worldw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