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Page Options
Previous Prev Day Next DayNext

Old/New Testament

Each day includes a passage from both the Old Testament and New Testament.
Duration: 365 days
Chinese New Version (Traditional) (CNVT)
Version
诗篇 119:1-88

遵行 神律例是有福的

119 行為完全,

遵行耶和華律法的,都是有福的。

謹守他的法度,

全心尋求他的,都是有福的。

他們不作不義的事;

他們遵行他的道。

你曾把你的訓詞吩咐我們,

要我們殷勤遵守。

但願我的道路堅定,

為要遵守你的律例。

我重視你的一切誡命,

就不至於羞愧。

我學會了你公義的法則,

就以正直的心稱謝你。

我必遵守你的律例,

求你不要把我棄絕。

謹守 神的話可免犯罪

少年人用甚麼潔淨自己的行為呢?

就是要遵守你的話。

10 我一心尋求你,

求你不要容我偏離你的誡命。

11 我把你的話藏在心裡,

免得我得罪你。

12 耶和華啊!你是該受稱頌的;

求你把你的律例教導我。

13 我用嘴唇傳揚從你口中所出的一切典章。

14 我喜歡你法度定下的道路,

如同喜歡一切財富。

15 我要默想你的訓詞,

重視你的道路。

16 我喜愛你的律例,

我不會忘記你的話。

愛慕 神典章必有喜樂

17 求你恩待你的僕人,

使我可以活著,

也可以謹守你的話。

18 求你開我的眼睛,

使我能看出你律法的奇妙。

19 我是在世上作寄居的,

求你不要向我隱瞞你的命令。

20 我常常切慕你的典章,

以致我心力交瘁。

21 那些受咒詛的傲慢人,和那些偏離了你誡命的人,

你必斥責他們。

22 求你除去我所受的羞辱和藐視,

因為我遵守你的法度。

23 雖有作領袖的坐著毀謗我,

你的僕人卻默想你的律例。

24 你的法度是我的喜樂,

是我的謀士。

懇求 神教導明白律法

25 我快要歸回塵土,

求你按著你的話把我救活過來。

26 我陳明我所行的,你就應允了我;

求你把你的律例教導我。

27 求你使我明白你的訓詞,

我就默想你的奇妙。

28 我因愁苦而流淚,

求你照著你的話使我堅強。

29 求你使我離開虛謊的路,

施恩把你的律法賜給我。

30 我揀選了信實的道路,

我把你的典章擺在我面前。

31 我緊守你的法度,

耶和華啊!求你不要使我蒙羞。

32 因為你使我的心舒暢,

我就跑在你誡命的路上。

立志一心遵守 神誡命

33 耶和華啊!求你把你的律例指教我,

我必遵守到底。

34 求你賜我悟性,我好遵守你的律法,

我必一心謹守。

35 求你領我走在你誡命的路上,

因為這是我喜悅的。

36 求你使我的心傾向你的法度,

不傾向不義之財。

37 求你使我轉眼不看虛空的事;

又使我在你的道中存活。

38 求你向你的僕人實踐你的諾言,

就是你向敬畏你的人所應許的。

39 求你使我所怕的羞辱離開我,

因為你的典章都是美好的。

40 我切慕你的訓詞,求你使我活在你的公義中。

信靠 神應許必不蒙羞

41 耶和華啊!願你照著你的應許,

使你的慈愛、你的救恩臨到我。

42 我就有話回答那羞辱我的,

因為我倚靠你的話。

43 求你使真理的話總不離開我的口,

因為我仰望你的典章。

44 我要常常謹守你的律法,

直到永遠。

45 我必行在寬闊之處,

因為我一向尋求你的訓詞。

46 我在君王面前講論你的法度,

也不以為恥。

47 我要以你的誡命為樂,

這些誡命是我所愛的。

48 我又要向你的誡命舉手,這些誡命是我所愛的;

我也要默想你的律例。

 神的話滿有盼望安慰

49 求你記念你向你僕人應許的話,

因為你使我有盼望。

50 你的應許使我存活;

這就是我在困苦中的安慰。

51 驕傲的人苛刻地譏誚我,

我卻沒有偏離你的律法。

52 耶和華啊!我思念你在古時賜下的典章,

我就得了安慰。

53 因為惡人離棄你的律法,

我就非常忿怒。

54 在我寄居的住所裡,

你的律例成了我的詩歌。

55 耶和華啊!我在夜間記念你的名,

我要謹守你的律法。

56 我這樣作,

是因為我遵守你的訓詞。

謹守 神的話不敢忘記

57 耶和華啊!你是我的業分,

我曾說我要謹守你的話。

58 我曾一心向你乞恩,

願你照著你的應許恩待我。

59 我思想我所行的道路,

就轉回腳步歸向你的法度。

60 我趕快謹守你的命令,

不敢耽延。

61 惡人的繩索雖然捆綁我,

我卻不忘記你的律法。

62 因你公義的典章,

我半夜起來稱謝你。

63 凡是敬畏你,謹守你訓詞的,

我都與他們為友。

64 耶和華啊!你的慈愛遍滿大地;

求你把你的律例教導我。

苦難使人學習 神律例

65 耶和華啊!你向來照著你的話,

善待你的僕人。

66 求你把聰明和知識指教我,

因為我信靠你的命令。

67 我受苦以先,犯了錯誤;

現在我謹守你的話。

68 你本是良善的,你所行的也是良善的;

求你把你的律例教導我。

69 傲慢人用謊言中傷我,

我卻一心遵守你的訓詞。

70 他們的心麻木如同脂油,

我卻喜歡你的律法。

71 我受苦是對我有益的,

為要使我學習你的律例。

72 你口中的律法對我有益,

勝過千千萬萬的金銀。

仰望 神的話必得安慰

73 你的手造了我,建立了我;

求你使我有悟性,可以學習你的命令。

74 願敬畏你的人看見我就歡喜,

因為我仰望你的話。

75 耶和華啊!我知道你的判語是公義的,

為了你的信實,你使我受苦。

76 求你按著你給你僕人的應許,

以你的慈愛安慰我。

77 願你的憐憫臨到我,使我活著,

因為我喜歡你的律法。

78 願傲慢人蒙羞,因為他們以詭詐誣衊我;

至於我,我卻要默想你的訓詞。

79 願敬畏你、知道你法度的人,

都歸向我;

80 願我的心在你的律例上無可指摘,

使我不至蒙羞。

逼迫中仍謹記 神律例

81 我渴望你的救恩以致心力衰竭,

但我仍仰望你的話。

82 我仰望你的應許以致眼睛昏花,

我說:“你甚麼時候才安慰我呢?”

83 我雖然好像煙薰的皮袋,

我卻沒有忘記你的律例。

84 你僕人的日子還有多少?

你甚麼時候才向那些逼迫我的人施行審判呢?

85 傲慢人為我掘了坑,

他們就是那些不按著你律法而行的人。

86 你的一切命令都是可信靠的;

他們以詭詐逼迫我,求你幫助我。

87 他們幾乎把我從世上除滅了;

至於我,我卻沒有離棄你的訓詞。

88 求你照著你的慈愛使我存活,

我就必謹守你口中的法度。

哥林多前书 7:20-40

20 各人蒙召的時候怎樣,他就應當保持原來的情況。 21 你蒙召的時候是作奴僕的嗎?不要為此煩惱。但如果你能夠得到自由,就要把握這機會。 22 因為作奴僕的蒙了主的呼召,就是屬於主的自由人了;照樣,自由的人蒙了呼召,他就是基督的奴僕了。 23 你們是用重價買來的,不要作人的奴僕。 24 弟兄們,你們各人蒙召的時候怎樣,就應當在 神面前保持這原來的情況。

未婚、守獨身、守寡的問題

25 關於未婚的,我沒有主的命令,但我既然蒙了主的憐憫,成為可信靠的人,就把我的意見提出來。 26 為了目前的困難,我認為人最好能保持現狀。 27 你已經有了妻子嗎?就不要想擺脫。你還沒有妻子嗎?就不要去找妻子。 28 如果你娶妻子,這不是犯罪;如果處女出嫁,也不是犯罪。不過,這樣的人要受肉體上的苦難,我卻不願你們受這苦難。 29 弟兄們,我是說時候不多了。從今以後,有妻子的要像沒有妻子的, 30 哀哭的要像不哀哭的,快樂的要像不快樂的,買了東西的要像一無所得的, 31 享用世上百物的要像沒有享用的一樣,因為這世上的情況都要過去。 32 我願你們無所掛慮。沒有娶妻子的人,掛念的是主的事,想怎樣去得主喜悅; 33 但娶了妻子的人是為世上的事掛慮,想怎樣去討妻子的歡心, 34 這樣他就分心了。沒有結婚的婦女和守獨身的女子,掛念的是主的事,好讓身體和心靈都成為聖潔;但結了婚的婦女是為世上的事掛慮,想怎樣去討丈夫的歡心。 35 我說這話,是為了你們自己的益處;我不是要限制你們,而是要你們作合宜的事,一心一意地對主忠誠。

36 如果有人認為是虧待了自己的女朋友,她也過了結婚的年齡,而他覺得應當結婚,他就可以照著自己的意思去作,這不是犯罪;他們應該結婚。 37 但如果他心裡堅決,沒有甚麼不得已的原因,又可以控制自己的意志,決心讓女朋友持守獨身;這樣作也是好的。 38 所以,那跟自己的女朋友結婚的,作得好,那不結婚的,作得更好。(或譯:“36 如果有人認為待自己的女兒不合適,她也過了結婚的年齡,而且應當這樣行,他就可以照著自己的意思去作,讓她們結婚,這不是犯罪。37 但如果他心裡堅定,沒有甚麼不得已的原因,又有權作主,決心留下自己的女兒,這樣作也是好的。38 所以,那讓自己女兒出嫁的,作得好,那不讓女兒出嫁的,作得更好。”)

39 丈夫活著的時候,妻子是受約束的;丈夫若死了,她就可以自由地嫁給她願意嫁的人,只是要嫁給主裡的人。 40 然而照我的意見,倘若她能守節,就更有福了。我想我這話也是 神的靈感動的。

Chinese New Version (Traditional) (CNVT)

Chinese New Version (CNV). Copyright © 1976, 1992, 1999, 2001, 2005 by Worldwide Bible Soc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