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heyne Bible Reading Plan
祭壇、院子和奉獻的物品
38 比撒列用皂莢木造燒祭物的方形祭壇,長寬各二點三米,高一點三米, 2 在壇的四角造四個角狀物,與壇連成一體,祭壇外面包上銅。 3 他用銅造一切的器具,就是盆、鏟、碗、肉叉、火鼎。 4 又造了一個銅網,銅網在祭壇圍邊的下方,向下伸展到祭壇的腰部, 5 在銅網的四角鑄四個銅環,以便抬壇。 6 他用皂莢木做橫杠,包上銅, 7 把橫杠穿在壇邊的銅環裡,以便抬壇。壇是中空的,用木板製作。
8 他用在會幕門口服侍的婦女們的銅鏡造銅盆和盆座。
9 他用帷幔圍成院子,南面的帷幔用細麻線織成,長四十六米。 10 帷幔有二十根柱子,二十個帶凹槽的銅底座,柱子上的鉤子和橫杆都是銀的。 11 北面的帷幔也是長四十六米,柱子、銅底座、鉤子、橫杆的樣式與南面的一樣。 12 西面的帷幔寬二十三米,有十根柱子和十個帶凹槽的底座,鉤子和橫杆都是銀的。 13 東面的帷幔也是寬二十三米。 14-15 入口兩邊的兩幅帷幔都是寬六點九米,各有三根柱子和三個帶凹槽的底座。 16 院子四面的帷幔都用細麻線織成。 17 柱子帶凹槽的底座是銅的,柱子上面的鉤和橫杆是銀的,柱頂包銀,院子所有的柱子都用銀杆相連。 18 院子入口的門簾用藍色、紫色、朱紅色毛線和細麻線繡製,長九米、高二點三米,與院子帷幔的高度一樣。 19 門簾有四根柱子和四個帶凹槽的銅底座,柱子上的鉤子和橫杆都是銀的,柱頂包銀。 20 聖幕和院子四圍所有的橛子都是銅的。 21 以上是安放約櫃的聖幕中所用的物品,是照摩西的吩咐,由亞倫祭司的兒子以他瑪指揮利未人清點的。
22 猶大支派戶珥的孫子、烏利的兒子比撒列做好了耶和華吩咐摩西預備的一切物品。 23 他的助手是但支派亞希撒抹的兒子亞何利亞伯,是雕刻家和設計師,並懂得用細麻線和藍色、紫色、朱紅色的線刺繡。
24 按聖所的秤計算,建造聖所共用了奉獻的金子一噸。 25 按聖所的秤計算,從登記的人口所收到的銀子是三點四二噸。 26 這是所有登記的、年齡在二十歲以上的人所繳納的銀子,共有六十萬三千五百五十人,每人交六克銀子,以聖所的秤為準。 27 鑄造聖所帶凹槽的底座和帷幔柱子帶凹槽的底座共用了三點四噸銀子,共鑄造了一百個底座,每個底座用了三十四公斤銀子。 28 剩下的二十公斤銀子用來製造柱子上的鉤子和橫杆以及包柱頂。 29 百姓奉獻的銅共有二點四噸, 30 用來製造會幕入口帶凹槽的底座、祭壇、壇上的銅網及一切器具、 31 院子周圍和院子入口帶凹槽的底座以及聖幕、院子周圍所有的橛子。
耶穌的禱告
17 耶穌說完後,就抬頭望著天說:「父啊!時候到了,願你使你的兒子得榮耀,好讓你的兒子也使你得榮耀。 2 因為你把管理世人的權柄賜給了祂,使祂可以將永生賜予你交託給祂的人。 3 這永生就是,認識你——獨一的真神,並且認識你所差來的耶穌基督。 4 我已經完成你交給我的工作,使你在地上得了榮耀。 5 父啊,現在讓我和你同享創世以前我們所共有的榮耀吧!
6 「你從世上賜給我的人,我已將你[a]顯明給他們。他們本來屬於你,你將他們賜給了我,他們遵守你的道。 7 如今他們知道,你賜給我的一切都是從你那裡來的, 8 因為我已經把你賜給我的道賜給他們,他們也接受了,並且確實知道我是從你那裡來的,也相信是你差遣了我。
9 「我不為世人祈求,卻為他們祈求,就是為你賜給我的那些人祈求,因為他們屬於你。 10 一切屬於我的都是你的,屬於你的也是我的,我從他們身上得了榮耀。 11 現在我要離開這個世界去你那裡了,他們卻仍然留在世上。聖父啊,求你為了自己的名,就是你賜給我的名而保守他們,使他們像我們一樣合而為一。 12 我和他們在一起的時候,靠著你賜給我的名保守他們,看顧他們。除了那個注定滅亡的人以外,他們一個也沒有滅亡,這是為了應驗聖經上的話。
13 「現在我要去你那裡了,我趁著還在世上的時候這樣說,是要叫他們心裡充滿我的喜樂。 14 我已將你的道賜給他們,世人恨他們,因為他們像我一樣不屬於這個世界。 15 我不求你帶他們離開這個世界,但求你保守他們脫離那惡者。 16 因為他們像我一樣不屬於這個世界。 17 求你用真理,就是你的道,使他們聖潔。 18 你怎樣差我到世上來,我也照樣差他們到世人中間。 19 為了他們,我獻上自己,使他們藉著真理可以聖潔。
20 「我不但為這些人祈求,也為那些因他們的話而信我的人祈求, 21 使他們都合而為一,正如父你在我裡面,我在你裡面一樣,並且使他們也在我們裡面,好讓世人相信是你差我來的。 22 我又將你賜給我的榮耀賜給他們,使他們像我們一樣合而為一。 23 我在他們裡面,你在我裡面,好使他們也完完全全地合而為一。這樣,世人便知道我是你差來的,而且知道你愛他們,就像愛我一樣。
24 「父啊!我在哪裡,願你賜給我的人也在哪裡,好讓他們看見你賜給我的榮耀,因為在創世以前你已經愛我了。 25 公義的父啊!世界還未認識你以前,我已經認識你了,這些人也知道是你差我來的。 26 我使他們認識了你的名,我還要使他們更認識你,好讓你對我的愛存在他們裡面,我也在他們裡面。」
14 智慧的女子建立家園,
愚昧的女子親手拆毀。
2 行為正直的人敬畏耶和華,
行事邪僻的人輕視耶和華。
3 愚人的狂言招來鞭打,
智者的唇舌保護自己。
4 沒有耕牛槽頭淨,
五穀豐登需壯牛。
5 忠實的證人不會撒謊,
虛假的證人謊話連篇。
6 嘲諷者徒然尋智慧,
明哲人輕易得知識。
7 你要遠離愚昧人,
他口中毫無知識。
8 明哲憑智慧辨道,
愚人被愚昧欺騙。
9 愚妄人戲看罪惡,
正直人彼此恩待。
10 心頭的愁苦,唯有自己明白;
心中的喜樂,外人無法分享。
11 惡人的房屋必遭毀滅,
正直人的帳篷必興盛。
12 有的路看似正確,
最終卻通向死亡。
13 歡笑難消內心的痛苦,
歡樂過後,悲傷猶在。
14 背棄正道,自食惡果;
善人行善,必得善報。
15 愚昧人什麼都信,
明哲人步步謹慎。
16 智者小心謹慎,遠離惡事;
愚人驕傲自負,行事魯莽。
17 急躁易怒的人做事愚昧,
陰險奸詐之人遭人痛恨。
18 愚昧人得愚昧作產業,
明哲人得知識為冠冕。
19 壞人俯伏在善人面前,
惡人俯伏在義人門口。
20 窮人遭鄰舍厭,
富人朋友眾多。
21 藐視鄰舍是罪過,
憐憫窮人蒙福樂。
22 圖謀惡事的步入歧途,
行善的受愛戴和擁護。
23 殷勤工作,帶來益處;
滿嘴空談,導致貧窮。
24 智者以財富為冠冕,
愚人以愚昧為裝飾。
25 誠實的證人挽救性命,
口吐謊言者欺騙他人。
26 敬畏耶和華的信心堅定,
他的子孫也有庇護所。
27 敬畏耶和華是生命的泉源,
可以使人避開死亡的陷阱。
28 人民眾多,是君王的榮耀;
沒有臣民,君主必然敗亡。
29 不輕易發怒者深明事理,
魯莽急躁的人顯出愚昧。
30 心平氣和,滋潤生命;
妒火中燒,啃蝕骨頭。
31 欺壓窮人等於侮辱造物主,
憐憫貧弱就是尊敬造物主。
32 惡人因惡行而滅亡,
義人到死仍有倚靠。
33 智慧存在哲士心裡,
愚人心中充滿無知。
34 公義能叫邦國興盛,
罪惡是人民的恥辱。
35 明智的臣子蒙王喜悅,
可恥的僕人惹王發怒。
1 我保羅和提摩太是基督耶穌的奴僕,寫信給腓立比屬於基督耶穌的眾聖徒、諸位監督和執事。
2 願我們的父上帝和主耶穌基督賜給你們恩典和平安!
感恩和禱告
3 我每逢想起你們,就感謝我的上帝。 4 每次為你們眾人禱告的時候,我心裡都很喜樂。 5 因為你們從開始直到現在,一直和我同心合意地傳揚福音。 6 我深信,上帝既然在你們心裡開始了這美好的工作,祂必在耶穌基督再來的時候完成這工作。 7 我對你們眾人有這樣的感受是很自然的,因為我常把你們放在心上[a]。不論我是身在獄中,還是為福音辯護和作證的時候,你們都與我同蒙恩典。 8 上帝可以作證,我是怎樣以基督耶穌的慈愛之心想念你們。
9 我所祈求的就是:你們的愛心隨著屬靈知識的增加和辨別力的提高而日益增長, 10 使你們知道怎樣擇善而從,做誠實無過的人,一直到基督再來的日子, 11 並靠著耶穌基督結滿仁義的果子,使上帝得到榮耀與頌讚。
為基督而活
12 弟兄姊妹,我希望你們知道,我的遭遇反而會使福音傳得更廣, 13 連所有的皇家衛兵和其他眾人都知道我是為了基督的緣故而受囚禁。 14 大多數主內的弟兄姊妹看見我為主被囚,信心受到鼓舞,更加放膽無懼地傳揚上帝的道。 15 當然,有些人宣講基督是出於嫉妒和爭強好勝,也有些人是出於善意。 16 後者是出於愛心,知道我是上帝派來維護福音的。 17 前者傳講基督是出於個人野心,動機不純,以為可以增加我在獄中的痛苦。 18 那又怎樣呢?無論他們傳福音是真心還是假意,基督的福音畢竟傳開了,因此我很歡喜,而且歡喜不已。 19 因為我知道,藉著你們的禱告和耶穌基督之靈的幫助,我終會得到釋放。
20 我殷切地期待和盼望:我不會感到任何羞愧,而是放膽無懼,不管是生是死,都要一如既往地使基督在我身上得到尊崇。 21 因為對我來說,活著是為了基督,死了也有益處。 22 如果活在世上,我可以做工,多結果子。我真不知道該怎麼選擇! 23 我處在兩難之間。我情願離開世界,與基督在一起,那實在是再好不過了。 24 可是為了你們,我應該活在世上。 25 我既然對此深信不疑,就知道自己仍要活下去,繼續跟你們在一起,好使你們在信仰上又長進又充滿喜樂。 26 這樣,我再到你們那裡的時候,你們可以因為我的緣故更加以基督耶穌為榮。
27 最要緊的是:你們行事為人要與基督的福音相稱。這樣,不管是去看你們,還是只聽到你們的消息,我都能知道你們同心合意,堅定不移地一起為福音奮鬥, 28 毫不懼怕敵人的恐嚇。這清楚表明他們必滅亡,你們必得救,這是出於上帝。 29 因為上帝為了基督的緣故,賜恩使你們不但信基督,而且為祂受苦, 30 經歷你們從前在我身上見過,現在又從我這裡聽到的同樣爭戰。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