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Page Options
Previous Prev Day Next DayNext

M’Cheyne Bible Reading Plan

The classic M'Cheyne plan--read the Old Testament, New Testament, and Psalms or Gospels every day.
Duration: 365 days
Chinese New Version (Simplified) (CNVS)
Version
申命记 29

重申立约之言

29 这些是耶和华在摩押地,吩咐摩西与以色列人所立的约的话,是耶和华和他们在何烈山所立的约以外的。(本节在《马索拉文本》为28:69)

摩西把以色列众人召了来,对他们说:“耶和华在埃及地,在你们面前,向法老和他的众臣仆,以及他的全国所行的一切,你们都看见了,(本节在《马索拉文本》为29:1) 就是你亲眼见过的大试验和神迹,以及那些大奇事; 但是直到今日,耶和华还没有给你们一颗能明白的心,能看见的眼睛,能听见的耳朵。 我在旷野四十年之久领导你们;你们身上的衣服没有穿破,脚上的鞋也没有穿坏。 饭你们没有吃,清酒或烈酒你们没有喝,这是要使你们知道耶和华是你们的 神。 你们来到了这地方,希实本王西宏和巴珊王噩就出来,与我们交战,我们击败了他们。 夺取了他们的地,分给流本人、迦得人和玛拿西半个支派作产业。 所以你们要谨守这约的话,并且遵行,好使你们在所行的一切事上都亨通。

10 “今日你们全都站在耶和华你们的 神面前;你们的首领、族长、长老、官长和以色列所有的男子, 11 你们的小孩、妻子和在你营中的寄居者,以及为你们劈柴挑水的人,都站在耶和华你们的 神面前, 12 为要叫你遵守耶和华你的 神今日与你所立的约,和他向你所起的誓; 13 这样,他今日可以立你作他的子民,他可以作你的 神,正如他曾经对你说过的,又对你的列祖亚伯拉罕、以撒、雅各起过誓的。

14 “我不但与你们立这约,起这誓; 15 而且也与那些今日和我们在这里,一同站在耶和华我们的 神面前的人,以及那些今日不与我们同在这里的人立这约,起这誓。 16 你们清楚知道我们怎样在埃及地住过,怎样从列国中经过; 17 你们也见过他们的可憎之物,和他们那里那些木、石、金、银的偶像。 18 恐怕你们中间有男人或女人,家族或支派,今日心里偏离了耶和华我们的 神,去事奉那些国的神,又恐怕你们中间有恶根,生出毒草和苦堇来; 19 如果人听了这咒诅的话,心里仍然自夸说:‘我虽然照着顽梗的心而行,使好人和恶人一起灭亡,我还有平安。’ 20 耶和华必不肯饶恕他;耶和华的怒气和愤恨必向这人发作,这书上所写的一切咒诅都要降在那人身上,耶和华也必从天下涂抹他的名。 21 耶和华必照着写在这律法书上的约的一切咒诅,把他从以色列众支派中分别出来,使他遭受灾祸。

22 “后代的人,就是你们以后兴起来的子孙,和从远方来的外族人,看见了这地的灾难和耶和华降与这地的疾病, 23 又看见了遍地有硫磺,有盐卤,有火烧,没有播种,没有出产,寸草不生,好象耶和华在烈怒和怒火中毁灭的所多玛、蛾摩拉、押玛、洗扁一样, 24 看见了这些的人和万国的人都要问:‘耶和华为甚么向这地这样行呢?为甚么大发烈怒呢?’ 25 人就必回答:‘是因为他们离弃了耶和华他们列祖的 神的约,就是耶和华把他们从埃及地领出来的时候,与他们所立的; 26 去事奉别的神,向他们叩拜,就是他们不认识的神,也是耶和华没有给他们指定要拜的神; 27 所以耶和华向这地大发烈怒,把这书上所写的一切咒诅都降在这地上; 28 于是耶和华在烈怒、忿怒和大怒中,把他们从他们的地土拔出来,丢在别的地方,像今天一样。’

29 “奥秘的事,是属于耶和华我们的 神的,只有显露的事,是永远属于我们和我们子孙的,好叫我们遵行这律法上的一切话。”

诗篇 119:49-72

 神的话满有盼望安慰

49 求你记念你向你仆人应许的话,

因为你使我有盼望。

50 你的应许使我存活;

这就是我在困苦中的安慰。

51 骄傲的人苛刻地讥诮我,

我却没有偏离你的律法。

52 耶和华啊!我思念你在古时赐下的典章,

我就得了安慰。

53 因为恶人离弃你的律法,

我就非常忿怒。

54 在我寄居的住所里,

你的律例成了我的诗歌。

55 耶和华啊!我在夜间记念你的名,

我要谨守你的律法。

56 我这样作,

是因为我遵守你的训词。

谨守 神的话不敢忘记

57 耶和华啊!你是我的业分,

我曾说我要谨守你的话。

58 我曾一心向你乞恩,

愿你照着你的应许恩待我。

59 我思想我所行的道路,

就转回脚步归向你的法度。

60 我赶快谨守你的命令,

不敢耽延。

61 恶人的绳索虽然捆绑我,

我却不忘记你的律法。

62 因你公义的典章,

我半夜起来称谢你。

63 凡是敬畏你,谨守你训词的,

我都与他们为友。

64 耶和华啊!你的慈爱遍满大地;

求你把你的律例教导我。

苦难使人学习 神律例

65 耶和华啊!你向来照着你的话,

善待你的仆人。

66 求你把聪明和知识指教我,

因为我信靠你的命令。

67 我受苦以先,犯了错误;

现在我谨守你的话。

68 你本是良善的,你所行的也是良善的;

求你把你的律例教导我。

69 傲慢人用谎言中伤我,

我却一心遵守你的训词。

70 他们的心麻木如同脂油,

我却喜欢你的律法。

71 我受苦是对我有益的,

为要使我学习你的律例。

72 你口中的律法对我有益,

胜过千千万万的金银。

以赛亚书 56

外族人成为 神的子民

56 耶和华这样说:

“你们要持守公平,实行公义;

因为我的拯救快要来到,

我的公义快要显现了。

谨守安息日,不亵渎这日,

保守自己的手不作任何恶事,

这样行的人和坚持这样作的人,

是有福的!”

与耶和华联合的外族人不要说:

“耶和华必把我从他的子民中分别出来。”

被阉割了的人也不要说:“看哪!我是一棵枯树。”

因为耶和华这样说:

“那些谨守我的安息日,

拣选我所喜悦的事,

持守我的约、被阉割了的人,

在我的殿中和在我的墙内,我要赐给他们有记念,有名号,

比有儿女更好;

我必赐给他们永远不能废掉的名。

至于那些与耶和华联合的外族人,

为要事奉他,爱耶和华的名,

作他的仆人的,就是谨守安息日,不亵渎这日,

又持守我的约的,

我必领他们到我的圣山,

使他们在属于我的祷告的殿中喜乐;

他们的燔祭和祭品,在我的祭坛上必蒙悦纳;

因为我的殿必称为万族祷告的殿。”

主耶和华,就是招聚以色列被赶散的人的,说:

“在以色列这些已经被招聚的人以外,我还要招聚别的人归给他们。”

领袖受谴责

田野的百兽啊!你们都来吃吧。

林中的百兽啊!你们都要这样。

10 他的守望者都是瞎眼的,

都没有知识;

他们都是哑巴狗,不能吠;

只会作梦、躺卧,贪爱睡觉。

11 这些狗十分贪吃,不知饱足;

他们是牧人,但甚么都不明白;

他们都偏行自己的道路,

各从各方求自己的利益。

12 他们说:“来吧!我去拿酒,让我们痛饮烈酒吧!

明天必像今天一样,而且比今天还盛大和丰盈。”

马太福音 4

耶稣受试探(A)

随后,耶稣被圣灵带到旷野,受魔鬼的试探。 耶稣禁食了四十昼夜,就饿了, 试探者前来对他说:“你若是 神的儿子,就吩咐这些石头变成食物吧!” 耶稣回答:“经上记着:

‘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

更要靠 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

随后,魔鬼带耶稣进了圣城,使他站在殿的最高处, 对他说:“你若是 神的儿子,就跳下去吧!因为经上记着:

‘ 神为了你,

会吩咐自己的使者用手托住你,

免得你的脚碰到石头。’”

耶稣对他说:“经上又记着:‘不可试探主你的 神。’” 最后,魔鬼带耶稣上了一座极高的山,把世界各国和各国的荣华都指给他看。 并且对他说:“你只要跪下来拜我,我就把这一切都给你。” 10 但耶稣说:“撒但,走开!经上记着:

‘当拜主你的 神,

单要事奉他。’”

11 于是魔鬼离开了耶稣,有天使前来服事他。

耶稣在加利利传道(B)

12 耶稣听见约翰被捕,就往加利利去。 13 他又离开拿撒勒,往西布伦和拿弗他利境内近海的迦百农去,住在那里, 14 为了要应验以赛亚先知所说的:

15 “西布伦地、拿弗他利地,

沿海之路,约旦河外,

外族人的加利利啊!

16 住在黑暗中的人民,

看见了大光;

死亡幽暗之地的居民,

有光照亮他们。”

17 从那时起,耶稣就开始传道,说:“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

18 耶稣在加利利海边行走的时候,看见兄弟二人,就是名叫彼得的西门和他的弟弟安得烈,正在把网撒到海里去;他们是渔夫。 19 耶稣就对他们说:“来跟从我,我要使你们作得人的渔夫。” 20 他们立刻撇下网,跟从了他。 21 耶稣又往前走,看见另一对兄弟,就是西庇太的儿子雅各和他的兄弟约翰,正和父亲西庇太在船上整理鱼网,他就呼召他们。 22 他们立刻离了船,别了父亲,跟从了耶稣。

23 耶稣走遍加利利,在各会堂里教导人,宣扬天国的福音,医治民间各种疾病、各种病症。 24 他的名声传遍了叙利亚全地,人们就把一切患病的,就是患各种疾病、疼痛、鬼附、癫痫、瘫痪的,都带到他面前,他就医好他们。 25 于是有许多人从加利利、低加波利、耶路撒冷、犹太和约旦河东来跟从耶稣。

Chinese New Version (Simplified) (CNVS)

Chinese New Version (CNV). Copyright © 1976, 1992, 1999, 2001, 2005 by Worldwide Bible Soc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