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heyne Bible Reading Plan
撒母耳往伯利恒见耶西
16 耶和华对撒母耳说:“你为扫罗悲哀要到几时呢?我已经弃绝他作以色列的王了。你把膏油盛满了角,然后去吧!我要差派你到伯利恒人耶西那里去,因为我在他的众子中,已经预定了一个为我作王。” 2 撒母耳说:“我怎能去呢?扫罗听见了,必定杀我。”耶和华说:“你可以带一头母牛犊去,就说:‘我来是要向耶和华献祭。’ 3 你要请耶西参加献祭的筵席,我就会指示你当作的。我指示你的那人,你要为我膏立他。” 4 于是撒母耳照着耶和华的话去行。他到了伯利恒的时候,城里的长老就都战战兢兢地出来迎接他,说:“你是为平安来的吗?” 5 他回答:“是为平安来的。我来是要向耶和华献祭。你们要自洁,与我一同参加献祭的筵席。”撒母耳使耶西和他的儿子自洁,邀请他们来参加献祭的筵席。
撒母耳膏立大卫为王
6 他们来到的时候,撒母耳看见以利押,就心里想:“在耶和华面前的这位,必是他所要膏立的。” 7 但耶和华对撒母耳说:“不要看他的外貌和他高大的身材,因为我不拣选他。耶和华看人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表,耶和华是看内心。” 8 耶西叫亚比拿达在撒母耳面前经过,撒母耳说:“这也不是耶和华所拣选的。” 9 耶西又叫沙玛经过。撒母耳说:“耶和华也不拣选这个。” 10 耶西叫他的七个儿子都在撒母耳面前经过。但撒母耳对耶西说:“这些都不是耶和华所拣选的。” 11 撒母耳问耶西:“孩子们全都在这里吗?”耶西回答:“还有一个最小的,正在牧羊。”撒母耳对耶西说:“你派人去把他带回来,因为他没有来到以前,我们决不入席。” 12 耶西就派人去把大卫带回来。他面色红润,眼目清秀,外貌英俊。耶和华说:“就是这一个,你起来膏立他吧!” 13 撒母耳就拿起盛油的角,在他的兄长中膏立他。从那天起,耶和华的灵就大大感动大卫。后来撒母耳动身往拉玛去了。
大卫被召入宫为扫罗弹琴
14 耶和华的灵离开了扫罗。有恶鬼从耶和华那里来惊扰他。 15 扫罗的臣仆对他说:“看哪!有恶鬼从 神那里来惊扰你。 16 愿我们的主吩咐你面前的臣仆,去寻找一位善于弹琴的人;从 神那里来的灵临到你身上的时候,他可以弹琴,你就好了。” 17 扫罗对他的臣仆说:“你们可以为我找一个善于弹琴的人,带到我这里来。” 18 有一个仆人回答:“我见过伯利恒人耶西的一个儿子,他善于弹琴,是个大能的勇士,又是个战士,谈吐合宜,容貌俊美,耶和华也与他同在。” 19 于是扫罗派遣使者去见耶西,说:“请你叫你放羊的儿子大卫到我这里来。” 20 耶西就牵来一头驴子,驮上饼、一皮袋酒和一只山羊羔,交给他的儿子大卫送给扫罗。 21 大卫到了扫罗那里,就侍立在他面前。扫罗很爱他,他就作了替扫罗拿武器的人。 22 扫罗再派人到耶西那里去,说:“请你让大卫侍立在我面前吧,因为我喜欢他。” 23 每逢从 神那里来的恶鬼临到扫罗身上的时候,大卫就拿起琴来弹奏,扫罗就舒服畅快,恶鬼也离开了他。
不可论断弟兄或轻看弟兄
14 你们要接纳信心软弱的人,不要论断引起争论的事。 2 有人相信所有的食物都可以吃,信心软弱的人却只吃蔬菜。 3 吃的人不要轻看不吃的人,不吃的人也不要批评吃的人,因为 神已经接纳他了。 4 你是谁,竟然批评别人的家仆呢?他或站稳或跌倒,只和自己的主人有关;但他必定站稳,因为主能够使他站稳。 5 有人认为这日比那日好,也有人认为日日都是一样;只要各人自己心意坚定就可以了。 6 守日的人是为主守的,吃的人是为主吃的,因为他感谢 神;不吃的人是为主不吃,他也感谢 神。 7 我们没有一个人为自己活,也没有一个人为自己死。我们若活着,是为主而活; 8 我们若死了,是为主而死。所以,我们无论活着或是死了,总是属于主的人。 9 为了这缘故,基督死了,又活过来,就是要作死人和活人的主。 10 这样,你为甚么批评你的弟兄呢?为甚么又轻看你的弟兄呢?我们都要站在 神的审判台前; 11 因为经上记着:
“主说,我指着我的永生起誓:
万膝必向我跪拜,
万口必称颂 神。”
12 这样看来,我们各人都要把自己的事向 神交代。
不可使弟兄跌倒
13 所以,我们不要再彼此批评了;倒要立定主意,决不作绊倒弟兄或使他跌倒的事。 14 我知道,并且在主耶稣里深信,没有一样东西的本身是不洁的,但如果有人认为是不洁的,对他来说那东西就成为不洁了。 15 如果你为了食物使你的弟兄忧愁,你就不再是凭着爱心行事了。你不可因着你的食物,使基督已经替他死了的人灭亡。 16 所以,不可使你们看为好的被人毁谤; 17 因为 神的国不在于吃喝,而在于公义、和睦,以及圣灵里的喜乐。 18 这样服事基督的人,必蒙 神喜悦,又得众人嘉许。 19 所以,我们总要追求和睦的事,与彼此造就的事。 20 不可因食物的缘故拆毁 神的工作。一切都是洁净的,但人若因食物绊倒弟兄,对他来说,这就是恶事了。 21 无论是吃肉,是喝酒,或是甚么使你的弟兄跌倒的事,一律不要作才好。 22 你所信的,你自己要在 神面前持守。人在经自己考验后认可的事上能够不自责,他就有福了。 23 但如果有人存着疑惑的心去吃,他就被定罪了,因为他不是出于信心。凡不是出于信心的,都是罪。
哀叹锡安的遭遇
1 从前人烟稠密的城中,现在怎么竟然孤独地坐在那里。
从前在列国中为大的,现在怎么竟然像个寡妇。
从前在众省份中为王后的,现在怎么竟然成了奴隶。
2 她在夜间痛哭,泪流满面。
在她所有亲爱的人中,没有一个安慰她的。
她所有的朋友都以诡诈待她,都成了她的仇敌。
3 犹大受尽痛苦,饱经劳役,更遭流徙异地。
她住在列国中,找不着安居之所。
在困境之中,追赶她的人把她追上了。
4 通往锡安道路悲哀,因为没有人去守节。
锡安一切的城门冷落,祭司唉哼,
处女忧伤,锡安也受尽痛苦。
5 锡安的敌人成为主人;她的仇敌亨通。
因为她的过犯众多,耶和华就使她受苦。
她的孩童在敌人面前被掳去。
6 锡安(“锡安”原文作“锡安的女子”)所有的尊荣,都离开了她的居民。
她的众领袖都像找不着牧场的鹿;
在追赶的人面前无力逃走。
7 耶路撒冷在困苦飘流的日子,就追念她昔日的一切珍宝。
她的人民落在敌人手里的时候,没有人帮助她。
敌人看见她,就讥笑她的灭亡。
8 耶路撒冷犯了大罪,因此成了不洁之物。
素来尊敬她的现在都藐视她,因为看见她赤身露体;
她自己也唉哼,转身退避。
9 她的污秽沾满了衣裙;她从不思想自己的结局。
所以她令人惊异地败落了;没有人安慰她。
她说:“耶和华啊!求你看看我的苦难,因为仇敌显为大。”
10 敌人伸手夺取她的一切珍宝,
她看着外族人闯入她的圣所:
你曾禁止他们进入你的会中。
11 她所有的人民都在唉哼,到处寻觅食物;
他们为了维持生命,拿自己的珍宝去换取粮食。
她说:“耶和华啊!求你垂看,求你鉴察,因为我被人藐视。”
耶路撒冷自述苦况
12 所有过路的人啊!你们毫不在意吗?
你们要细察要观看,有没有痛苦像我所受的痛苦,
就是耶和华在他发烈怒的日子使我所受的痛苦。
13 他从高天降火,使火进入我的骨头里(按照《马索拉文本》,“他从高天降火,使火进入我的骨头里”作“他从高天降火进入我的骨头里,他管理火”;现参照《七十士译本》翻译)。
他设置网罗绊我的脚,使我退去。
他使我孤单凄凉,终日愁烦。
14 我的过犯像轭一样被绑好;是他亲手缠绑的。
我的过犯加在我的颈上,他使我的气力衰弱。
主把我交在我不能对抗的人手中。
15 主丢弃我中间的所有勇士;
他招聚了一大群人来攻击我,要打碎我的青年人。
主践踏犹大女儿中的处女,像践踏压酒池一样。
16 为了这些事我不住哭泣,我的眼不住流下泪水;
因为那安慰我、使我重新振作的,都远离了我。
我的儿女孤单凄凉,因为仇敌得胜了。
17 锡安伸出双手,但没有人安慰她。
论到雅各,耶和华已经下令,使他四围的人都与他为敌;
耶路撒冷在他们中间,已经成了不洁的东西。
神的公义
18 耶和华是公义的,他这样待我,是因为我违背了他的命令。
万民哪!请你们听我的话!看看我的痛苦!
我的少女和青年人都已经被掳去了。
19 我向我所爱的人呼求,他们却欺骗我。
我的祭司和长老为了延续生命,寻找粮食的时候,
就在城中气绝身亡了。
20 耶和华啊!你看,患难临到我!我的心肠激动,
我的心在我里面翻转,因为我曾经非常悖逆。
街上有刀剑使人丧子,屋里也有死亡。
21 有人听见我的唉哼,却没有人安慰我,
我所有的仇敌都听见我的灾难;你作了这事,他们就欢乐。
愿你使你所宣告的日子来临那时,他们就必像我一样。
22 愿他们的一切恶行都摆在你面前,愿你对付他们,
好象你因我的一切过犯对付我一样。
因为我唉哼甚苦,我心里愁烦。
向 神认罪求赦的必欢呼
大卫的训诲诗。
32 过犯得蒙赦免,
罪恶得到遮盖的人,是有福的。(本节在《马索拉文本》包括细字标题)
2 心里没有诡诈,
耶和华不算为有罪的,这人是有福的。
3 我闭口不认罪的时候,
就整天唉哼,以致骨头衰残。
4 因为你的手昼夜重压在我身上,
我的精力耗尽,好象盛暑的干旱。(细拉)
5 我向你承认我的罪,
没有隐藏我的罪孽;
我说:“我要向耶和华承认我的过犯”;
你就赦免我的罪孽。(细拉)
6 因此,凡是敬虔的人,都当趁你可寻找的时候,向你祷告;
大水泛滥的时候,必不能达到他那里。
7 你是我藏身之处,
你必保护我脱离患难,
以得救的欢呼四面环绕我。(细拉)
8 我要教导你,指示你应走的路;
我要劝戒你,我的眼睛看顾你。
9 你不可像无知的骡马,
如果不用嚼环辔头勒住牠们,
牠们就不肯走近。
10 恶人必受许多痛苦;
但倚靠耶和华的,必有慈爱四面环绕他。
11 义人哪!你们要靠着耶和华欢喜快乐;
所有心里正直的人哪!你们都要欢呼。
Chinese New Version (CNV). Copyright © 1976, 1992, 1999, 2001, 2005 by Worldwide Bible Soc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