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heyne Bible Reading Plan
撒種的比喻
4 又一次,耶穌開始在湖邊[a]教導人。有一大群人聚集到他那裡,所以他上了湖中的一條船坐下來。眾人都在岸邊,面對湖站著。 2 耶穌用比喻教導他們很多事,在教導時對他們說: 3 「你們當聽好:看哪,有一個撒種的出去撒種。 4 他撒的時候,有的種子落在路邊,[b]飛鳥來了,就把它吃掉了。 5 另有落在岩石地上的,那裡沒有多少泥土,它立刻就發芽了,因為土不深; 6 當太陽升起,它被暴曬,就枯萎了,因為沒有根。 7 另有落進荊棘叢裡的,荊棘長起來把它擠住,它就結不出果實了。 8 可是另有落進好土壤裡的,就發芽、生長,不斷地結出果實,結出的有三十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一百倍的。」 9 耶穌說:「凡是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用比喻的原因
10 耶穌獨自一人的時候,跟隨他的人與十二使徒[c]一起問他這些比喻的意思。 11 耶穌對他們說:「神國的奧祕已經賜給你們了[d],但是對外人,一切都是用比喻的。 12 這是為要使
解明撒種的比喻
13 耶穌對他們說:「你們不明白這個比喻,又怎麼能領會所有的比喻呢? 14 撒種的人所撒的是話語。 15 那被撒上話語的『路邊之地』是這樣一些人:他們聽了話語以後,撒旦就立刻來把那撒在他們心裡[g]的話語奪走。 16 [h]那被撒上話語的『岩石地』是這樣一些人:他們一旦聽了這話語,就立刻懷著喜樂的心接受了它; 17 可是他們裡面沒有根而不能持久,一旦為這話語受患難或逼迫,他們立刻就放棄[i]了。 18 那被撒進話語的『荊棘叢』是另外一些人,那些人是這樣的:他們聽了這話語, 19 但今世的各種憂慮、財富的迷惑,以及其他各種欲望紛紛進來把這話語擠住了,他就成了不結果實的。 20 而那被撒上話語的『好土壤』是這樣的人:他們聽了這話語就接受,並且結出果實來,有三十倍的,有六十倍的,也有一百倍的。」
油燈的比喻
21 耶穌又對他們說:「油燈拿進來,難道是為了放在斗[j]底下,或床底下嗎?不是為了放在燈臺上嗎? 22 這樣,就算是隱祕的事,也沒有不顯明出來的;即使是隱藏的事,也沒有不顯露出來的。 23 凡是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24 耶穌又說:「你們要留心所聽到的。你們用什麼量器[k]來衡量,也會同樣地被衡量,而且還將加添給你們[l]; 25 因為凡是有的,還要賜給他;凡是沒有的,連他有的也將從他那裡被拿走。」
種子生長的比喻
26 耶穌又說:「神的國就像這樣:有人在地上撒了種子, 27 黑夜白晝,或睡或起,他卻不知道那種子怎樣發芽和長大。 28 大地自然長出五穀[m]——先長苗,再吐穗,然後穗上結出飽滿的子粒。 29 當果實成熟的時候,他立刻伸出鐮刀,因為收割的季節到了。」
芥菜種的比喻
30 耶穌又說:「我們把神的國比做什麼呢?用什麼比喻來表明[n]它呢? 31 它好像一粒芥菜種子,被種入地裡的時候,比地上所有的種子更小, 32 可是被種下去以後,它就長起來,長得比所有蔬菜更大,並且長出大枝子,以致天空的飛鳥能在它的蔭下搭窩。」
使用比喻
33 耶穌照著他們所能聽的,用許多這樣的比喻,向他們講道。 34 他向眾人講話,沒有不用比喻的。可是,他卻單獨給自己的門徒們解釋一切。
平靜風浪
35 那天晚上,耶穌對門徒們說:「我們渡到對岸去吧。」 36 門徒離開眾人,耶穌仍然在船上,他們就把他一同帶去;也有別的船[o]與他同行。 37 這時候,起了大風暴,以致波浪打進船裡,船幾乎灌滿了水。 38 耶穌卻在船尾靠著枕頭睡著了。門徒們叫醒他,說:「老師!我們沒命了,你不管嗎?」
39 耶穌就起來,斥責了風,對浪[p]說:「不許做聲!平靜下來!」於是風就停了,湖面就變得一片平靜。 40 耶穌對門徒們說:「為什麼膽怯呢?你們還沒有信嗎?」
41 門徒們就大為驚恐,彼此說:「這個人究竟是誰?連風和浪也聽從他!」
亞伯拉罕因信稱義
4 那麼,我們說我們肉體上的先祖亞伯拉罕得到了什麼呢? 2 事實上,如果亞伯拉罕本於行為被稱為義,他就有可誇耀的;然而在神面前他並沒有可誇耀的。 3 經上到底是怎麼說的呢?
「亞伯拉罕信神,
這就被算為他的義。」[a]
4 做工的人得工錢,不算是恩典,而是應得的; 5 但是,一個人雖沒有做工,卻信靠那稱不敬虔之人為義的神,這人的信就被算為義。
大衛的話
6 正如大衛也論到神所算為義之人的福份,這義與行為無關;他說:
亞伯拉罕在受割禮前被稱為義
9 既然如此,這福份到底是只賜給那些受割禮的人,還是也賜給那些沒有受割禮的人呢?我們說:「亞伯拉罕因著信,就被算為義了。」[d] 10 那麼,是怎麼被算為義的呢?到底是在他受割禮之後,還是在他沒有受割禮的時候呢?不是在受割禮之後,而是在沒有受割禮的時候。 11 並且他領受了割禮的標記,做為他沒有受割禮時因信稱義的印證,使他成為所有不憑著割禮而信之人的父,也使他們被算為義; 12 而且他也成為受割禮之人的父,不僅為那些受了割禮的人,還為那些順著我們的先祖亞伯拉罕信心之腳蹤行走的人;亞伯拉罕的信心在他沒有受割禮的時候就已經有了。
因信承受應許
13 原來,賜給亞伯拉罕和他後裔繼承世界的應許,不是藉著律法,而是藉著因信而得的義。 14 這是因為,如果本於律法的才是繼承人,信就落了空,應許也就無效了。 15 事實上,律法帶來了震怒,所以哪裡沒有律法,哪裡也就沒有過犯。
16 為此,這應許是本於信,好使這應許照著恩典,能確保給所有的後裔——不僅是給屬律法的,也是給屬亞伯拉罕信心的。亞伯拉罕在神面前是我們每個人的父, 17 正如經上所記:「我已經指派你為眾多民族的父。」[e]亞伯拉罕所信的那一位,就是叫死人得生命、使無變為有的神。 18 亞伯拉罕在沒有盼望的時候,仍然懷著盼望去相信,因而成為眾多民族的父,[f]正如先前所說:「你的後裔將要如此眾多[g]。」[h] 19 他快到一百歲的時候,想到自己的身體如同[i]已經死了,又想到撒拉也已經不能生育,但是他的信仰卻沒有軟弱。 20 他也沒有因著不信去懷疑神的應許,反而因著信得以剛強,把榮耀歸給神, 21 並且確信不疑:神所應許的,神也能成就。 22 因此,這就被算為他的義了。[j] 23 不但如此,「被算為他的義」這句話不僅是為亞伯拉罕寫的, 24 也是為我們寫的;我們信靠使我們的主耶穌從死人中復活的那一位,就將被算為義。 25 主耶穌被交出去,是為了我們的過犯;復活,是為了我們稱義。
Copyright © 2011 by Global Bible Initia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