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ginning
大衛頌美之歌
22 當耶和華救大衛脫離一切仇敵和掃羅之手的日子,他向耶和華念這詩, 2 說:「耶和華是我的巖石,我的山寨,我的救主, 3 我的神,我的磐石,我所投靠的。他是我的盾牌,是拯救我的角,是我的高臺,是我的避難所。我的救主啊,你是救我脫離強暴的。 4 我要求告當讚美的耶和華,這樣我必從仇敵手中被救出來。 5 曾有死亡的波浪環繞我,匪類的急流使我驚懼, 6 陰間的繩索纏繞我,死亡的網羅臨到我。 7 我在急難中求告耶和華,向我的神呼求。他從殿中聽了我的聲音,我的呼求入了他的耳中。 8 那時因他發怒,地就搖撼戰抖,天的根基也震動搖撼。 9 從他鼻孔冒煙上騰,從他口中發火焚燒,連炭也著了。 10 他又使天下垂,親自降臨,有黑雲在他腳下。 11 他坐著基路伯飛行,在風的翅膀上顯現。 12 他以黑暗和聚集的水、天空的厚雲,為他四圍的行宮。 13 因他面前的光輝,炭都著了。 14 耶和華從天上打雷,至高者發出聲音。 15 他射出箭來,使仇敵四散;發出閃電,使他們擾亂。 16 耶和華的斥責一發,鼻孔的氣一出,海底就出現,大地的根基也顯露。 17 他從高天伸手抓住我,把我從大水中拉上來。 18 他救我脫離我的勁敵和那些恨我的人,因為他們比我強盛。 19 我遭遇災難的日子,他們來攻擊我,但耶和華是我的倚靠。 20 他又領我到寬闊之處;他救拔我,因他喜悅我。 21 耶和華按著我的公義報答我,按著我手中的清潔賞賜我。 22 因為我遵守了耶和華的道,未曾作惡離開我的神。 23 他的一切典章常在我面前,他的律例我也未曾離棄。 24 我在他面前做了完全人,我也保守自己遠離我的罪孽。 25 所以耶和華按我的公義,按我在他眼前的清潔賞賜我。 26 慈愛的人,你以慈愛待他;完全的人,你以完全待他。 27 清潔的人,你以清潔待他;乖僻的人,你以彎曲待他。 28 困苦的百姓,你必拯救;但你的眼目察看高傲的人,使他降卑。 29 耶和華啊,你是我的燈,耶和華必照明我的黑暗。 30 我藉著你衝入敵軍,藉著我的神跳過牆垣。 31 至於神,他的道是完全的,耶和華的話是煉淨的,凡投靠他的,他便做他們的盾牌。 32 除了耶和華,誰是神呢?除了我們的神,誰是磐石呢? 33 神是我堅固的保障,他引導完全人行他的路。 34 他使我的腳快如母鹿的蹄,又使我在高處安穩。 35 他教導我的手能以爭戰,甚至我的膀臂能開銅弓。 36 你把你的救恩給我做盾牌,你的溫和使我為大。 37 你使我腳下的地步寬闊,我的腳未曾滑跌。 38 我追趕我的仇敵,滅絕了他們,未滅以先,我沒有歸回。 39 我滅絕了他們,打傷了他們,使他們不能起來,他們都倒在我的腳下。 40 因為你曾以力量束我的腰,使我能爭戰,你也使那起來攻擊我的都服在我以下。 41 你又使我的仇敵在我面前轉背逃跑,叫我能以剪除那恨我的人。 42 他們仰望,卻無人拯救;就是呼求耶和華,他也不應允。 43 我搗碎他們,如同地上的灰塵;踐踏他們四散在地,如同街上的泥土。 44 你救我脫離我百姓的爭競,保護我做列國的元首,我素不認識的民必侍奉我。 45 外邦人要投降我,一聽見我的名聲就必順從我。 46 外邦人要衰殘,戰戰兢兢地出他們的營寨。 47 耶和華是活神!願我的磐石被人稱頌,願神那拯救我的磐石被人尊崇! 48 這位神就是那為我申冤,使眾民服在我以下的。 49 你救我脫離仇敵,又把我舉起,高過那些起來攻擊我的,你救我脫離強暴的人。 50 耶和華啊,因此我要在外邦中稱謝你,歌頌你的名。 51 耶和華賜極大的救恩給他所立的王,施慈愛給他的受膏者,就是給大衛和他的後裔,直到永遠。」
大衛末終之言
23 以下是大衛末了的話。耶西的兒子大衛得居高位,是雅各神所膏的,做以色列的美歌者,說: 2 「耶和華的靈藉著我說,他的話在我口中。 3 以色列的神,以色列的磐石曉諭我說:『那以公義治理人民的,敬畏神執掌權柄, 4 他必像日出的晨光,如無雲的清晨,雨後的晴光,使地發生嫩草。』 5 我家在神面前並非如此,神卻與我立永遠的約。這約凡事堅穩,關乎我的一切救恩和我一切所想望的,他豈不為我成就嗎? 6 但匪類都必像荊棘被丟棄,人不敢用手拿它。 7 拿它的人必帶鐵器和槍桿,終久它必被火焚燒。」
記大衛之勇士
8 大衛勇士的名字記在下面。他革捫人約設巴設,又稱伊斯尼人亞底挪,他是軍長的統領,一時擊殺了八百人。
9 其次是亞合人朵多的兒子以利亞撒。從前非利士人聚集要打仗,以色列人迎著上去,有跟隨大衛的三個勇士向非利士人罵陣,其中有以利亞撒。 10 他起來擊殺非利士人,直到手臂疲乏,手粘住刀把。那日耶和華使以色列人大獲全勝,眾民在以利亞撒後頭專奪財物。
11 其次是哈拉人亞基的兒子沙瑪。一日,非利士人聚集成群,在一塊長滿紅豆的田裡,眾民就在非利士人面前逃跑。 12 沙瑪卻站在那田間擊殺非利士人,救護了那田。耶和華使以色列人大獲全勝。
13 收割的時候,有三十個勇士中的三個人下到亞杜蘭洞見大衛。非利士的軍兵在利乏音谷安營。 14 那時大衛在山寨,非利士人的防營在伯利恆。 15 大衛渴想,說:「甚願有人將伯利恆城門旁井裡的水打來給我喝!」 16 這三個勇士就闖過非利士人的營盤,從伯利恆城門旁的井裡打水,拿來奉給大衛。他卻不肯喝,將水奠在耶和華面前, 17 說:「耶和華啊,這三個人冒死去打水,這水好像他們的血一般,我斷不敢喝!」如此,大衛不肯喝。這是三個勇士所做的事。
18 洗魯雅的兒子約押的兄弟亞比篩是這三個勇士的首領。他舉槍殺了三百人,就在三個勇士裡得了名。 19 他在這三個勇士裡是最尊貴的,所以做他們的首領,只是不及前三個勇士。
20 有甲薛勇士耶何耶大的兒子比拿雅行過大能的事。他殺了摩押人亞利伊勒的兩個兒子。又在下雪的時候下坑裡去,殺了一個獅子。 21 又殺了一個強壯的埃及人,埃及人手裡拿著槍,比拿雅只拿著棍子下去,從埃及人手裡奪過槍來,用那槍將他殺死。 22 這是耶何耶大的兒子比拿雅所行的事,就在三個勇士裡得了名。 23 他比那三十個勇士都尊貴,只是不及前三個勇士。大衛立他做護衛長。
24 三十個勇士裡有約押的兄弟亞撒黑,伯利恆人朵多的兒子伊勒哈難, 25 哈律人沙瑪,哈律人以利加, 26 帕勒提人希利斯,提哥亞人益吉的兒子以拉, 27 亞拿突人亞比以謝,戶沙人米本乃, 28 亞合人撒們,尼陀法人瑪哈萊, 29 尼陀法人巴拿的兒子希立,便雅憫族基比亞人利拜的兒子以太, 30 比拉頓人比拿雅,迦實溪人希太, 31 伯亞拉巴人亞比亞本,巴魯米人押斯瑪弗, 32 沙本人以利雅哈巴,雅善兒子中的約拿單, 33 哈拉人沙瑪,哈拉人沙拉的兒子亞希暗, 34 瑪迦人亞哈拜的兒子以利法列,基羅人亞希多弗的兒子以連, 35 迦密人希斯萊,亞巴人帕萊, 36 瑣巴人拿單的兒子以甲,迦得人巴尼, 37 亞捫人洗勒,比錄人拿哈萊(是給洗魯雅的兒子約押拿兵器的), 38 以帖人以拉,以帖人迦立, 39 赫人烏利亞,共有三十七人。
核以色列人與猶大人
24 耶和華又向以色列人發怒,就激動大衛,使他吩咐人去數點以色列人和猶大人。 2 大衛就吩咐跟隨他的元帥約押說:「你去走遍以色列眾支派,從但直到別是巴,數點百姓,我好知道他們的數目。」 3 約押對王說:「無論百姓多少,願耶和華你的神再加增百倍,使我主我王親眼得見。我主我王何必喜悅行這事呢?」 4 但王的命令勝過約押和眾軍長。約押和眾軍長就從王面前出去,數點以色列的百姓。 5 他們過了約旦河,在迦得谷中,城的右邊亞羅珥安營,與雅謝相對, 6 又到了基列和他停合示地,又到了但雅安,繞到西頓, 7 來到推羅的保障,並希未人和迦南人的各城,又到猶大南方的別是巴。 8 他們走遍全地,過了九個月零二十天,就回到耶路撒冷。 9 約押將百姓的總數奏告於王,以色列拿刀的勇士有八十萬,猶大有五十萬。
10 大衛數點百姓以後,就心中自責,禱告耶和華說:「我行這事大有罪了!耶和華啊,求你除掉僕人的罪孽,因我所行的甚是愚昧。」 11 大衛早晨起來,耶和華的話臨到先知迦得,就是大衛的先見,說: 12 「你去告訴大衛說:『耶和華如此說:我有三樣災,隨你選擇一樣,我好降於你。』」 13 於是迦得來見大衛,對他說:「你願意國中有七年的饑荒呢?是在你敵人面前逃跑,被追趕三個月呢?是在你國中有三日的瘟疫呢?現在你要揣摩思想,我好回覆那差我來的。」 14 大衛對迦得說:「我甚為難。我願落在耶和華的手裡,因為他有豐盛的憐憫,我不願落在人的手裡。」
耶和華怒降疫癘
15 於是,耶和華降瘟疫於以色列人,自早晨到所定的時候。從但直到別是巴,民間死了七萬人。 16 天使向耶路撒冷伸手要滅城的時候,耶和華後悔,就不降這災了,吩咐滅民的天使說:「夠了,住手吧!」那時,耶和華的使者在耶布斯人亞勞拿的禾場那裡。 17 大衛看見滅民的天使,就禱告耶和華說:「我犯了罪行了惡,但這群羊做了什麼呢?願你的手攻擊我和我的父家。」
大衛築壇獻祭
18 當日,迦得來見大衛,對他說:「你上去,在耶布斯人亞勞拿的禾場上為耶和華築一座壇。」 19 大衛就照著迦得奉耶和華名所說的話上去了。 20 亞勞拿觀看,見王和他臣僕前來,就迎接出去,臉伏於地,向王下拜, 21 說:「我主我王為何來到僕人這裡呢?」大衛說:「我要買你這禾場,為耶和華築一座壇,使民間的瘟疫止住。」 22 亞勞拿對大衛說:「我主我王,你喜悅用什麼,就拿去獻祭。看哪,這裡有牛可以做燔祭,有打糧的器具和套牛的軛可以當柴燒。 23 王啊,這一切,我亞勞拿都奉給你。」又對王說:「願耶和華你的神悅納你!」 24 王對亞勞拿說:「不然,我必要按著價值向你買。我不肯用白得之物做燔祭獻給耶和華我的神。」大衛就用五十舍客勒銀子買了那禾場與牛。 25 大衛在那裡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獻燔祭和平安祭。如此,耶和華垂聽國民所求的,瘟疫在以色列人中就止住了。
Copyright © 2011 by Global Bible Initia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