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Page Options
Previous Prev Day Next DayNext

Book of Common Prayer

Daily Old and New Testament readings based on the Book of Common Prayer.
Duration: 861 days
Chinese New Version (Traditional) (CNVT)
Version
诗篇 1-4

詩篇卷一

有福的人

有福的人:

不從惡人的計謀,

不站罪人的道路,

不坐好譏笑的人的座位。

他喜愛的是耶和華的律法,

他晝夜默誦的也是耶和華的律法。

他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

按時結果子,

葉子總不枯乾;

他所作的一切,盡都順利。

惡人卻不是這樣,

他們好像糠秕,

被風吹散。

因此,在審判的時候,惡人必站立不住;

在義人的團體中,罪人也必這樣。

因為耶和華看顧義人的道路,

惡人的道路卻必滅亡。

 神膏立的君王必審判列國

列國為甚麼騷動?

萬民為甚麼空謀妄想?

世上的君王起來,

首領聚在一起,

敵對耶和華和他所膏立的,說:

“我們來掙斷他們給我們的束縛,

擺脫他們的繩索!”

那坐在天上的必發笑,

主必譏笑他們。

那時,他必在烈怒中對他們講話,

在震怒中使他們驚慌,說:

“我已經在錫安我的聖山上,

立了我的君王。”

受膏者說:“我要宣告耶和華的諭旨:

耶和華對我說:‘你是我的兒子,

我今日生了你。

你求我,我就把列國賜給你作產業,

把全地都歸屬於你。

你必用鐵杖擊打他們,

好像打碎陶器一樣粉碎他們。’”

10 現在,君王啊!你們要謹慎。

地上的審判官啊!你們應當聽勸告。

11 你們要以敬畏的態度事奉耶和華,

又應當存戰兢的心而歡呼。

12 你們要用嘴親吻子,

否則他一發怒,你們就在路上滅亡,

因為他的怒氣快要發作。

凡是投靠他的,都是有福的。

仇敵攻擊, 神救助

大衛的詩,是在逃避他兒子押沙龍時作的。(除特別註明外,詩篇開首細字的標題在《馬索拉文本》都屬於第1節,原文的第2節即是譯文的第1節,依次類推。)

耶和華啊!我的仇敵竟然這麼多。

起來攻擊我的竟然那麼多。

有很多人議論我說:

“他從 神那裡得不到救助。”(細拉)

耶和華啊!你卻是我周圍的盾牌,

是我的榮耀,是使我抬起頭來的。

我發聲向耶和華呼求的時候,

他就從他的聖山上回答我。(細拉)

我躺下,我睡覺,

我醒來,都因耶和華在扶持著我。

雖有千萬人包圍攻擊我,

我也不怕。

耶和華啊!求你起來;

我的 神啊!求你拯救我,

你擊打了我所有仇敵的臉頰,

打碎了惡人的牙齒。

救恩屬於耶和華,

願你賜福給你的子民。(細拉)

唯有 神賜人喜樂平安

大衛的詩,交給詩班長,用絲弦的樂器伴奏。

我公義的 神啊(“我公義的 神啊”或譯:“使我為義的 神啊”)!

我呼求的時候,求你答應我。

我在困苦中,你曾使我舒暢。

求你恩待我,聽我的禱告。

尊貴的人啊!你們把我的榮耀變為羞辱,要到幾時呢?

你們喜愛虛妄,追求虛謊,要到幾時呢?(細拉)

你們要知道耶和華已經把虔誠人分別出來,歸他自己;

我向耶和華呼求的時候,他就垂聽。

你們生氣,卻不可犯罪;

在床上的時候,你們要在心裡思想,並且要安靜。(細拉)

你們應當獻公義的祭,

也要投靠耶和華。

有許多人說:“誰能指示我們得甚麼好處呢?”

耶和華啊!求你仰起你的臉,光照我們。

你使我心裡喜樂,

勝過人在豐收五穀新酒時的喜樂。

我必平平安安躺下睡覺,

因為只有你耶和華能使我安然居住。

诗篇 7

呼求 神秉公審判

大衛因便雅憫人古實的話,向耶和華所唱的“士迦庸”。

耶和華我的 神啊!我已經投靠了你,

求你拯救我脫離所有追趕我的人。

求你搭救我,

免得他們像獅子一般把我撕裂,

把我撕碎的時候,也沒有人搭救。

耶和華我的 神啊!如果我作了這事,

如果我手中有罪孽,

如果我以惡回報那與我為友的人,

或是無故掠奪與我為敵的人,

就任憑仇敵追趕我,直到追上,

把我的性命踐踏在地上,

使我的光榮歸於塵土。(細拉)

耶和華啊!求你在怒中起來,

求你挺身而起,抵擋我敵人的暴怒,

求你為我興起;你已經出令施行審判。

願萬民聚集環繞你,

願你歸回高處,統管他們。

願耶和華審判萬民。

耶和華啊!求你按著我的公義,

照著我心中的正直判斷我。

願惡人的惡行止息,

願你使義人堅立。

公義的 神啊!

你是察驗人心腸肺腑的。

10  神是我的盾牌,

他拯救心裡正直的人。

11  神是公義的審判者,

他是天天向惡人發怒的 神。

12 如果人不悔改,

 神必把他的刀磨快。

 神已經把弓拉開,準備妥當。

13 他親自預備了致命的武器,

他使所射的箭成為燃燒的箭。

14 看哪!惡人為了罪孽經歷產痛,

他懷的是惡毒,生下的是虛謊。

15 他挖掘坑穴,挖得深深的,

自己卻掉進所挖的陷阱裡。

16 他的惡毒必回到自己的頭上,

他的強暴必落在自己的頭頂上。

17 我要照著耶和華的公義稱謝他,

歌頌至高者耶和華的名。

出埃及记 14:21-31

21 摩西向海伸手,耶和華就用極強的東風,一夜之間使海水退去;他使海變成乾地,海水也分開了。 22 以色列人下到海中走乾地,水在他們的左右作了牆垣。 23 埃及人追趕過來,法老所有的馬匹、馬車和馬兵,都跟著以色列人下到海中去。 24 到了晨更的時候,耶和華透過雲柱火柱向下觀看埃及人的軍兵,並且使埃及人的軍兵大起混亂。 25 又使他們的車輪脫落,行駛困難,因此埃及人說:“我們從以色列人面前逃跑吧,因為耶和華為他們爭戰,攻擊埃及人了。”

埃及人葬身紅海之中

26 耶和華對摩西說:“你要向海伸手,使水回流到埃及人身上,流到他們的戰車和馬兵身上。” 27 摩西就向海伸手,到了天亮的時候,海水流回原處;埃及人逆流逃跑的時候,耶和華就把他們投在海中。 28 海水一回流,就淹沒了馬車、馬兵和那些跟著以色列人下海去的法老的全軍,連一個也沒有餘下。 29 以色列人卻在海中走乾地,水在他們的左右作了牆垣。 30 這樣,耶和華就在那一天把以色列人從埃及人的手裡拯救了出來;以色列人看見埃及人都死在海邊。 31 以色列人看見耶和華向埃及人所顯大能的手,就敬畏耶和華,又信服耶和華和他的僕人摩西。

彼得前书 1:1-12

問安

耶穌基督的使徒彼得,寫信給那分散在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家、亞西亞、庇推尼寄居的人, 就是照著父 神的預知蒙揀選,藉著聖靈得成聖潔,因而順服,並且被耶穌基督的血灑過的人。願恩惠平安多多地加給你們。

信心經過考驗比金子更寶貴

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 神是應當稱頌的。他照著自己的大憐憫,藉著耶穌基督從死人中復活,重生了我們,使我們有永活的盼望, 可以得著不能朽壞、不能玷污、不能衰殘,為你們存留在天上的基業, 就是你們這因信蒙 神能力保守的人,得著預備在末世要顯現的救恩。 因此,你們要喜樂。然而,你們現今在各種試煉中或許暫時會難過, 是要叫你們的信心經過試驗,就比那被火煉過,仍會朽壞的金子更寶貴,可以在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得著稱讚、榮耀和尊貴。 你們雖然沒有見過他,卻愛他;現在雖然不能看見他,卻信他。因此,你們就有無法形容、滿有榮耀的大喜樂, 得到你們信心的效果,就是靈魂得救。

10 論到這救恩,那預言你們要得恩典的眾先知,都尋求考察過, 11 就是把他們心裡基督的靈所預先見證,關於基督要受苦難後來得榮耀,是在甚麼時候和怎樣的情況加以考察。 12 他們蒙了啟示,為這些事效力,並不是為自己,而是為你們。現在,藉著傳福音給你們的人,靠著從天上差來的聖靈,把這些事傳給了你們;甚至天使也很想詳細察看這些事。

约翰福音 14:1-17

耶穌是道路真理生命

14 “你們心裡不要難過,你們應當信 神,也應當信我。 在我父的家裡,有許多住的地方;如果沒有,我怎麼會告訴你們我去是要為你們預備地方呢?(下半節或譯:“如果沒有,我早就對你們說了,因為我去是為你們預備地方。”) 我若去為你們預備地方,就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裡去,好使我在哪裡,你們也在哪裡。 我去的地方,你們知道那條路。” 多馬說:“主啊,我們不知道你去的地方,怎能知道那條路呢?” 耶穌對他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如果不是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 如果你們認識我,就必認識我的父;從今以後,你們認識他,並且看見了他。” 腓力說:“主啊,請把父顯示給我們,我們就滿足了。” 耶穌說:“腓力,我跟你們在一起這麼久了,你還不認識我嗎?那看見了我的就是看見了父,你怎麼還說‘把父顯示給我們’呢? 10 你不信我是在父裡面,父是在我裡面嗎?我對你們說的話,不是憑著自己說的,而是住在我裡面的父作他自己的事。 11 你們應當信我是在父裡面,父是在我裡面;不然,也要因我所作的而相信。 12 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我所作的事,信我的人也要作,並且要作比這些更大的,因為我往父那裡去。 13 你們奉我的名無論求甚麼,我必定成全,使父在子的身上得著榮耀。 14 你們若奉我的名向我求甚麼,我必定成全。

耶穌求父賜下保惠師

15 “如果你們愛我,就要遵守我的命令。 16 我要請求父,他就會賜給你們另一位保惠師,使他跟你們永遠在一起。 17 這保惠師就是真理的靈,世人不能接受他,因為看不見他,也不認識他。你們卻認識他,因為他跟你們住在一起,也要在你們裡面。

Chinese New Version (Traditional) (CNVT)

Chinese New Version (CNV). Copyright © 1976, 1992, 1999, 2001, 2005 by Worldwide Bible Soc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