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種的比喻

又一次,耶穌開始在湖邊[a]教導人。有一大群人聚集到他那裡,所以他上了湖中的一條船坐下來。眾人都在岸邊,面對湖站著。 耶穌用比喻教導他們很多事,在教導時對他們說: 「你們當聽好:看哪,有一個撒種的出去撒種。 他撒的時候,有的種子落在路邊,[b]飛鳥來了,就把它吃掉了。 另有落在岩石地上的,那裡沒有多少泥土,它立刻就發芽了,因為土不深; 當太陽升起,它被暴曬,就枯萎了,因為沒有根。 另有落進荊棘叢裡的,荊棘長起來把它擠住,它就結不出果實了。 可是另有落進好土壤裡的,就發芽、生長,不斷地結出果實,結出的有三十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一百倍的。」 耶穌說:「凡是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用比喻的原因

10 耶穌獨自一人的時候,跟隨他的人與十二使徒[c]一起問他這些比喻的意思。 11 耶穌對他們說:「神國的奧祕已經賜給你們了[d],但是對外人,一切都是用比喻的。 12 這是為要使

『他們看了又看,卻不明白,
聽了又聽,卻不領悟,
免得他們回轉過來,
[e]被赦免。』[f]

解明撒種的比喻

13 耶穌對他們說:「你們不明白這個比喻,又怎麼能領會所有的比喻呢? 14 撒種的人所撒的是話語。 15 那被撒上話語的『路邊之地』是這樣一些人:他們聽了話語以後,撒旦就立刻來把那撒在他們心裡[g]的話語奪走。 16 [h]那被撒上話語的『岩石地』是這樣一些人:他們一旦聽了這話語,就立刻懷著喜樂的心接受了它; 17 可是他們裡面沒有根而不能持久,一旦為這話語受患難或逼迫,他們立刻就放棄[i]了。 18 那被撒進話語的『荊棘叢』是另外一些人,那些人是這樣的:他們聽了這話語, 19 但今世的各種憂慮、財富的迷惑,以及其他各種欲望紛紛進來把這話語擠住了,他就成了不結果實的。 20 而那被撒上話語的『好土壤』是這樣的人:他們聽了這話語就接受,並且結出果實來,有三十倍的,有六十倍的,也有一百倍的。」

油燈的比喻

21 耶穌又對他們說:「油燈拿進來,難道是為了放在斗[j]底下,或床底下嗎?不是為了放在燈臺上嗎? 22 這樣,就算是隱祕的事,也沒有不顯明出來的;即使是隱藏的事,也沒有不顯露出來的。 23 凡是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24 耶穌又說:「你們要留心所聽到的。你們用什麼量器[k]來衡量,也會同樣地被衡量,而且還將加添給你們[l] 25 因為凡是有的,還要賜給他;凡是沒有的,連他有的也將從他那裡被拿走。」

種子生長的比喻

26 耶穌又說:「神的國就像這樣:有人在地上撒了種子, 27 黑夜白晝,或睡或起,他卻不知道那種子怎樣發芽和長大。 28 大地自然長出五穀[m]——先長苗,再吐穗,然後穗上結出飽滿的子粒。 29 當果實成熟的時候,他立刻伸出鐮刀,因為收割的季節到了。」

芥菜種的比喻

30 耶穌又說:「我們把神的國比做什麼呢?用什麼比喻來表明[n]它呢? 31 它好像一粒芥菜種子,被種入地裡的時候,比地上所有的種子更小, 32 可是被種下去以後,它就長起來,長得比所有蔬菜更大,並且長出大枝子,以致天空的飛鳥能在它的蔭下搭窩。」

使用比喻

33 耶穌照著他們所能聽的,用許多這樣的比喻,向他們講道。 34 他向眾人講話,沒有不用比喻的。可是,他卻單獨給自己的門徒們解釋一切。

平靜風浪

35 那天晚上,耶穌對門徒們說:「我們渡到對岸去吧。」 36 門徒離開眾人,耶穌仍然在船上,他們就把他一同帶去;也有別的船[o]與他同行。 37 這時候,起了大風暴,以致波浪打進船裡,船幾乎灌滿了水。 38 耶穌卻在船尾靠著枕頭睡著了。門徒們叫醒他,說:「老師!我們沒命了,你不管嗎?」

39 耶穌就起來,斥責了風,對浪[p]說:「不許做聲!平靜下來!」於是風就停了,湖面就變得一片平靜。 40 耶穌對門徒們說:「為什麼膽怯呢?你們還沒有信嗎?」

41 門徒們就大為驚恐,彼此說:「這個人究竟是誰?連風和浪也聽從他!」

Footnotes

  1. 馬可福音 4:1 湖——原文直譯「海」;指「加利利湖(海)」。
  2. 馬可福音 4:4 有古抄本附「天空的」。
  3. 馬可福音 4:10 使徒——輔助詞語。
  4. 馬可福音 4:11 賜給你們了——有古抄本作「賜下來讓你們知道」。
  5. 馬可福音 4:12 有古抄本附「罪」。
  6. 馬可福音 4:12 《以賽亞書》6:9-10。
  7. 馬可福音 4:15 在他們心裡——有古抄本作「在他們裡面」。
  8. 馬可福音 4:16 有古抄本附「同樣,」。
  9. 馬可福音 4:17 放棄——原文直譯「絆倒」。
  10. 馬可福音 4:21 斗——指「一種度量穀物的量器」;容量約為9升。
  11. 馬可福音 4:24 量器——或譯作「尺度」或「標準」。
  12. 馬可福音 4:24 你們——有古抄本作「你們這些正在聽的人」。
  13. 馬可福音 4:28 長出五穀——原文直譯「結出果實」。
  14. 馬可福音 4:30 表明——或譯作「描述」;有古抄本作「比做」。
  15. 馬可福音 4:36 船——有古抄本作「小船」。
  16. 馬可福音 4:39 浪——或譯作「湖」;原文直譯「海」。

关于农夫播种的寓言

耶稣又开始在湖边教导人们。聚集在他身边的人太多了,他离开岸边,上了一条船,坐了下来,所有的人都留在岸边。 耶稣通过讲故事来教导人们。他是这样讲的: “听着!从前有个农夫出去播种。 他撒种的时候,有些种子掉在路边,被飞来的鸟儿吃掉了。 有些种子落在浅土的石地上,因为土壤不深,种子很快就发芽了, 但是扎不下根,太阳出来一晒,它们就枯萎了。 还有些种子落进荆棘丛中,草壮欺苗,种子最终不能结果。 另一些种子落进肥沃的土里,发芽,抽穗,结果;结出三十倍、六十倍、甚至一百倍的果实。”

耶稣又说∶“有耳能听的人, 都应该听着!”

耶稣为什么用寓言教导人

10 当耶稣独自一人时,与他和十二使徒在一起的人问耶稣这些寓言的含义。 11 耶稣告诉他们∶“只有你们这些人能知道上帝王国的奥秘,可是对其他人来说,我用寓言故事讲述一切。 12 这么做,以便:

‘他们看了又看,
却什么也看不见;
他们听了又听,
却什么也听不懂。
否则,他们有可能回归上帝,
得到宽恕。’” (A)

耶稣解释种子的寓言

13 耶稣对门徒说∶“你们理解这个寓言吗?如果不能,那么你们又怎么能够理解任何一个寓言呢? 14 农夫播种的是福音。 15 有些人就如播在路边的种子,他们听到后,撒旦立刻来把播在他们心中的福音夺走了。 16 有些人就像那些播在石头地上的种子。他们听到福音后,立即欣然接受了。 17 但是却没有在他们心中扎根,因此也只持续片刻。一旦福音给他招来麻烦或迫害,他们便立刻放弃了信仰。 18 另外一些人就像撒在荆棘丛中的种子,他们听到了福音, 19 但却让现世的烦恼、财富的诱惑和其它的欲望膨胀,窒息了福音,而无结果。 20 其他人则像撒在肥沃土壤里的种子, 他们听到了福音,便接受了,而且还结出硕果—有时增加三十倍、或六十倍,或者百倍的果实 [a]。”

用其所有

21 耶稣对人们说∶“灯拿来是被扣在碗下面或者放在床下的吗?灯拿来不是要被放在灯台上的吗? 22 所有隐藏的事情都会暴露,所有秘密的事情都会被人知道。 23 能听见我的话的人,听着。

24 “你们要仔细琢磨你们听到的。你们用怎样的量器给别人,上帝也会用怎样的量器给你们,而且甚至会多给你们。 25 拥有的人,会得到更多;几乎一无所有的人,就连他们仅有的一点点也要被拿走。” [b]

种子的寓言

26 耶稣说∶“上帝的王国就像这样:一个人把种子播进地里。 27 种子发芽,日夜生长。不论这个人日出而起,还是日落而息都无关紧要,种子依旧在生长。种子发芽了,长大了,可是他并不知道种子是怎样成长的。 28 土地自己长出庄稼,先长茎,再抽穗,然后穗上结出饱满的谷粒。 29 等到庄稼熟了,他便立即用镰刀收割,这是收获的季节。”

上帝的王国像什么?

30 耶稣说∶“我能把上帝的王国比作什么呢? 我能用什么样的比喻呢? 31 上帝的王国就像一粒芥茉籽,刚种下的时候,它是世界上最小的种子。 32 可是一旦种下,它就长成了园子里最大的一棵植物。它长出粗大的枝条,甚至连天上的鸟儿都能在它的荫下筑巢。”

33 耶稣用了许多像这样的寓言故事讲道,他讲得道都是他们能听懂的。 34 他总是用寓言来讲道。但是当他和他的门徒单独在一起的时候,他就把一切都解释给他们听。

耶稣的门徒目睹他的力量

35 那天晚上,耶稣对门徒们说∶“咱们到湖对岸去吧。” 36 他们离开人群,上了耶稣乘坐的那只小船。还有几只船和他们同行。 37 这时湖面上刮起了一阵大风,浪头打到船上,船几乎灌满了水。 38 可是耶稣正在船尾枕头上睡觉。门徒们过去把他叫醒, 说∶“老师,您难道不在乎我们被淹死吗?”

39 耶稣站起身,喝斥狂风,并对湖水说∶“安静!静下来!”风便停了,湖面变得一片平静。

40 耶稣对门徒们说∶“你们为什么害怕呢?难道你们仍旧没有信仰吗?”

41 但是门徒们非常害怕,彼此议论说∶“他到底是什么人?连风和水都服从他。”

Footnotes

  1. 馬 可 福 音 4:20 果实: 上帝要他的子民所行的善行。
  2. 馬 可 福 音 4:25 你们要仔细琢磨你们听到的。 你越用心,你会理解的越多, 而且还会赐给你更多的理解。 理解的人会得到更多, 没有多少的人甚至还会失去他们仅有的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