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志下 33
Revised Chinese Union Version (Traditional Script) Shen Edition
猶大王瑪拿西(A)
33 瑪拿西登基的時候年十二歲,在耶路撒冷作王五十五年。 2 他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效法耶和華在以色列人面前趕出的列國那些可憎的事。 3 他重新建築他父親希西家所拆毀的丘壇,為諸巴力築壇,造亞舍拉,又敬拜天上的萬象,事奉它們。 4 他在耶和華殿中築壇,耶和華曾指着這殿說:「我的名必永遠在耶路撒冷。」 5 他在耶和華殿的兩個院子為天上的萬象築壇, 6 並在欣嫩子谷使他的兒子經火,又觀星象,行法術,行邪術,求問招魂的和行巫術的,多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惹他發怒。 7 他在 神殿內立雕刻的偶像; 神曾對大衛和他兒子所羅門說:「我在以色列眾支派中所選擇的耶路撒冷和這殿,必立我的名,直到永遠。 8 只要以色列人謹守遵行我藉摩西吩咐他們的一切律法、律例、典章,我就不再使他們的腳挪移,離開我所賜給他們列祖之土地。」 9 瑪拿西引誘猶大和耶路撒冷的居民行惡,比耶和華在以色列人面前所滅的列國更嚴重。
瑪拿西悔改
10 耶和華警戒瑪拿西和他的百姓,他們卻不聽。 11 所以耶和華使亞述王的將領來攻擊他們,用手銬銬住瑪拿西,用銅鏈鎖住他,把他帶到巴比倫去。 12 他在急難的時候懇求耶和華—他的 神,並在他列祖的 神面前極其謙卑。 13 他祈禱耶和華,耶和華就應允他,垂聽他的禱告,使他歸回耶路撒冷,仍坐王位。瑪拿西這才知道惟獨耶和華是 神。
14 此後,瑪拿西在大衛城外,從谷內基訓西邊直到魚門口,建築城牆,環繞俄斐勒;這牆建得很高。他又在猶大各堅固城內設立將領。 15 他除掉外邦人的神像與耶和華殿中的偶像,又將他在耶和華殿的山上和耶路撒冷所築的各壇都拆毀,拋在城外。 16 他重修耶和華的祭壇,在壇上獻平安祭和感謝祭,並吩咐猶大人事奉耶和華—以色列的 神。 17 百姓卻仍在丘壇上獻祭,不過,他們只獻給耶和華—他們的 神。
瑪拿西逝世(B)
18 瑪拿西其餘的事和他向 神的禱告,以及先見奉耶和華—以色列 神的名警戒他的話,看哪,都在《以色列諸王記》上。 19 他的禱告, 神怎樣應允他,他未謙卑以前的一切罪愆過犯,以及在何處建築丘壇,設立亞舍拉和雕刻的偶像,看哪,都寫在何賽[a]的書上。 20 瑪拿西與他祖先同睡,葬在自己的宮中,他兒子亞們接續他作王。
猶大王亞們(C)
21 亞們登基的時候年二十二歲,在耶路撒冷作王二年。 22 他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效法他父親瑪拿西所行的,祭祀他父親瑪拿西所雕刻的一切偶像,事奉它們, 23 但他不像他父親瑪拿西在耶和華面前那樣謙卑下來。這亞們的罪越犯越大。 24 他的臣僕背叛他,在宮裏殺了他。 25 但這地的百姓殺了所有背叛亞們王的人;這地的百姓立他兒子約西亞接續他作王。
Footnotes
- 33.19 「何賽」意思是「我的先見」。
历代志下 33
Chinese Contemporary Bible (Simplified)
犹大王玛拿西
33 玛拿西十二岁登基,在耶路撒冷执政五十五年。 2 他做耶和华视为恶的事,效法耶和华在以色列人面前赶走的外族人的可憎行径。 3 他重建他父亲希西迦拆毁的丘坛,为巴力筑造祭坛,制造亚舍拉神像,并祭拜和供奉天上的万象。 4 耶和华曾指着祂的殿说:“我的名必永远在耶路撒冷。”他却在耶和华的殿内建造异教的祭坛。 5 他在耶和华殿的两个院子里建造祭拜天上万象的祭坛。 6 他还在欣嫩子谷把自己的儿子烧死,献作祭物。他行巫术、占卜、观兆,求问灵媒和巫师。他做了许多耶和华视为恶的事,惹耶和华发怒。 7 他雕刻偶像,放在上帝的殿中。关于这殿,上帝曾经对大卫和他儿子所罗门说:“我从以色列众支派中选择了这殿和耶路撒冷,我的名要在这里永远受尊崇。 8 只要以色列人谨遵我借着摩西颁给他们的一切法度、律例和典章,我就不再把他们从我赐给他们祖先的土地上赶走。” 9 玛拿西诱使犹大人和耶路撒冷的居民作恶,比耶和华在以色列人面前所毁灭的各族更严重。
玛拿西悔改
10 耶和华警告玛拿西和他的百姓,他们却不肯听从。 11 所以,耶和华就差遣亚述王的将领来攻击他们,他们捉住玛拿西,用钩子钩着他,用铜链锁着他押往巴比伦。 12 在困苦中,玛拿西祈求他的上帝耶和华的帮助,并且在他祖先的上帝面前极其谦卑。 13 耶和华应允他的祷告,垂听他的恳求,使他返回耶路撒冷继续做王。玛拿西这才明白耶和华是上帝。
14 这事以后,玛拿西重建大卫城的外墙,从谷中基训泉的西边直到鱼门口,环绕俄斐勒,筑高城墙。他又派将领驻扎犹大各坚城。 15 玛拿西将偶像和外族人的神像从耶和华的殿中除去,又把他在圣殿山和耶路撒冷筑造的一切祭坛全部拆掉,扔在城外。 16 他重建耶和华的祭坛,在上面献平安祭和感恩祭,又吩咐犹大人事奉以色列的上帝耶和华。 17 然而,众人仍然在丘坛献祭,只是献给他们的上帝耶和华。
玛拿西逝世
18 玛拿西其他的事、他向上帝的祷告以及先见奉以色列的上帝耶和华的名对他说的话,都记在以色列的列王史上。 19 他的祷告,上帝的答复,他在谦卑下来之前的罪恶和不忠,他在哪里修筑丘坛以及设立亚舍拉神像和其他偶像的事,都记在《先知书》[a]上。 20 玛拿西与祖先同眠后,葬在宫内,他儿子亚们继位。
亚们做犹大王
21 亚们二十二岁登基,在耶路撒冷执政两年。 22 亚们效法他父亲玛拿西,做耶和华视为恶的事。他祭拜和供奉他父亲玛拿西制造的一切偶像。 23 可是,亚们没有像他父亲玛拿西一样在耶和华面前谦卑下来。相反,他犯的罪日益增加。 24 他的臣仆谋反,在王宫里杀了他。 25 民众杀死那些背叛亚们王的人,立他儿子约西亚为王。
Footnotes
- 33:19 《先知书》或译《何赛的书》。
历代志下 33
Chinese New Version (Simplified)
玛拿西作犹大王(A)
33 玛拿西登基的时候,是十二岁;他在耶路撒冷作王共五十五年。 2 他行耶和华看为恶的事,随从耶和华在以色列人面前赶走的列国所行可厌恶的事。 3 他重新建造他父亲希西家拆毁的邱坛,又为巴力立坛,制造亚舍拉,并且敬拜和事奉天上的万象。 4 他又在耶和华的殿中筑坛,耶和华曾经指着这殿说:“我的名必永远留在耶路撒冷。” 5 玛拿西在耶和华殿的两院中,为天上的万象筑坛, 6 并且在欣嫩子谷把自己的儿女用火烧为祭,又占卜、行邪术、用法术、交鬼和通灵;作了很多耶和华看为恶的事,惹他发怒。 7 他又把他所做的雕像立在 神的殿中, 神曾经指着这殿,对大卫和他的儿子所罗门说:“我要在这殿里,和在我从以色列各支派中拣选的耶路撒冷中,立我的名,直到永远。 8 只要以色列人谨守遵行我借着摩西吩咐他们的一切律法、律例和典章,我就决不再使他们的脚离开我赐给他们列祖的地。” 9 可是玛拿西却引诱犹大人和耶路撒冷的居民行恶,比耶和华在以色列人面前除灭的列国更厉害。
因悖逆而被掳
10 耶和华曾警告玛拿西和他的人民,他们却不理会。 11 因此耶和华领亚述王的将帅来攻打他们,用钩子钩着玛拿西,用铜炼锁住他,把他带到巴比伦去。
因悔改而回归
12 玛拿西在急难的时候,就恳求耶和华他的 神,并且在他列祖的 神面前非常谦卑。 13 他向耶和华祷告,耶和华应允他的恳求,垂听他的祈求,使他归回耶路撒冷,恢复他的王位。玛拿西这才知道只有耶和华是 神。
14 此后,玛拿西在大卫城外,从谷中的基训西边起直到鱼门口,建了一道城墙,围绕着俄斐勒,他把城墙建得很高;又在犹大各设防城里,派驻军长。
除掉一切偶像
15 又从耶和华的殿中除掉外族人的神和偶像,又把他在耶和华殿的山和在耶路撒冷所筑的一切坛,都拋出城外。 16 玛拿西重修了耶和华的祭坛,在坛上献上平安祭和感恩祭,又吩咐犹大人事奉耶和华以色列的 神。 17 可是人民仍然在邱坛上献祭,尽管只向耶和华他们的 神献祭。
玛拿西逝世(B)
18 玛拿西其余的事迹,包括他对他的 神的祷告,和那些先见奉耶和华以色列的 神的名向他所说的话,都记在以色列诸王记上。 19 他的祷告, 神怎样应允他的恳求,他谦卑下来以前的一切罪恶和过犯,以及他在甚么地方建筑邱坛,设立亚舍拉和偶像,都记在先见(按照《马索拉文本》的绝大部分抄本,“先见”作“何赛”,原文与“先见”相似;现参照另一份抄本和《七十士译本》翻译)的言行录上。 20 玛拿西和他的列祖同睡,埋葬在他的宫中;他的儿子亚们接续他作王。
亚们作犹大王(C)
21 亚们登基的时候,是二十二岁;他在耶路撒冷作王共两年。 22 他行耶和华看为恶的事,像他父亲玛拿西所行的一样;亚们向他父亲玛拿西所做的一切雕像献祭,并且事奉它们。 23 他没有在耶和华面前谦卑,像他父亲玛拿西谦卑一样;这亚们所犯的罪过越来越多。 24 后来,他的臣仆阴谋造反,在宫中把他杀死了。 25 但犹大的人民把所有反叛亚们王的人都击杀了,并且立他的儿子约西亚接续他作王。
和合本修訂版經文 © 2006, 2010, 2017 香港聖經公會。蒙允許使用。 Scripture Text of Revised Chinese Union Version © 2006, 2010, 2017 Hong Kong Bible Society. www.hkbs.org.hk/en/ Used by permission.
Chinese Contemporary Bible Copyright © 1979, 2005, 2007, 2011 by Biblica® Used by permission. All rights reserved worldwide.
Copyright © 2004 by World Bible Translation Center
Chinese New Version (CNV). Copyright © 1976, 1992, 1999, 2001, 2005 by Worldwide Bible Society.